該說不說,這兩天除了蘋果發布會,科技圈里討論多的就是“阿里保密項目”。
前幾天網上說,阿里園區里有棟樓保密級別特別高,封樓研發,不知道在憋什么大招呢。
有人猜,阿里這是要自研高端芯片;還有人一看日歷就悟了,言之鑿鑿的說這跟蘋果前后腳,肯定是要代理蘋果AI的中國業務。
今天一大早,哥們受邀走進發布會現場,才知道:
高德居然整了一個點評榜單出來?
在現場看得出來,阿里對這事是真挺重視。
園區大門口有各種海報和燈箱了,明白兒的告訴你,這次發布的主角就是這個高德掃街榜。
有一說一,讓導航軟件去做點評,怎么聽著有點像讓郵遞員去當美食家呢,這感覺就像前腳還幫你念路書,預警紅綠燈的郭德綱,后腳跟你講咱老北京就好這一口,那叫一個地道。
但到了現場,很快啊,所有人都意識到這不對勁了。
阿里這波壓根兒就不是在跨界,而是真的要來掀桌子。。。
直接說重點:高德這次這個榜單,叫基于用戶行為和信任的真實榜單。
簡單來說,如果一家店真的好吃,那肯定有很多人來,甚至是專門跑來吃這家,成了回頭客。
老百姓都是用腳投票的,你要是發現一家店有很多人反復來吃,那別猜了,這就包準是家好店。你要吃一次再不來了,那他就不配上榜。
比方說我們杭州,掃街榜里邊煙火小店這一塊兒,榜一就是備受編輯部認可的包子店。同事們之前去西湖夜騎的時候,大半夜的就在這吃了一頓,味兒是真足。
那么問題來了,這不就一個榜單,那搞這么保密,排場這么大,阿里它圖啥?
要我覺著,這屬于是阿里在外賣大戰之外,又新開了一局,而且是要跟友商掀桌子了看來。因為到店這個領域,本來就是人家核心利潤率高的業務,這波是要燒人家糧倉啊。。。
但要看懂這盤棋,咱首先得知道,阿里為什么選擇在榜單上另起爐灶?因為傳統的點評榜已經有點給玩壞了。。。
就比如有些店看著評分4.9,但不少都是刷數據的。你就算去了這種高分店,也不一定好吃。上次我們去北京看機器人大會,順道就去了個高分的古法牛肉面店家,結果難吃的跟4一樣。
這還不是咱個人體會,光今年二季度,消費者在吃喝玩樂業務上的投訴就上漲了27%,接近一百萬例了。
所以這是個行業痛點,用戶對榜單的信任度在降低,所以誰能重建信任,誰就能拿下整個市場。
阿里是看到了這個機會,然后結合高德本身的優勢,就能靠用戶行為來搞出一個邏輯上完全不同的榜單。
比如這地方日均導航來多少人,回頭客多少,跑了多遠過來吃的,哪些地方的人來,吃完以后評價咋樣,等等這些超級細節的方面,還結合芝麻信用分,搞了一個復雜的算法,靠AI來分析評分。
這種榜單你要想雇人刷數據,那成本可太高了,跑一趟油錢都比飯錢貴。難度夠高、門檻夠高,才能反映真正食客的選擇。
所以,某種意義上說,這跟目前市面上的點評榜單,完全不在同一個維度上。
而另一方面,高德發力到店,是在外賣戰場的大捷之外,新開的一局,而且是直擊行業內賺錢的核心利潤率業務。
本身在外賣戰場上,淘寶閃購的這波大捷,已經在財報里寫的明明白白了。
僅僅是二季度財報的數據,就能證明人家這模式是OK的,月活用戶干到3個億,比4月前翻了兩番;日均訂單峰值沖到1.2億單,連騎手都比之前多了3倍,甚至還反哺了淘寶主站,直接拉動了8月DAU增長了20%,屬實是開門紅。
本來所有對手都以為,巨頭們的決戰是在到家。道上的玩家們也在積極跟牌,各種品質外賣都緊急上線。
但事實上,阿里卻通過高德,繞到后方,在到店這個更加核心的現金大戶業務上,開火了。
至于為什么到店如此重要,主要還是因為它關系到“錢袋子”。
以目前本地生活賽道的頭部玩家為例:根據其公開財報,2021年其餐飲外賣的利潤率僅為6.4%,而到店、酒旅的經營利潤率則高達43.3%。雖然2022年以后,該平臺不再單列相關業務的利潤率,但有不少分析師認為,保守估計2024年其核心本地商業的經營利潤里,一半來自到店。
所以有些媒體才會說這是聲東擊西,是奇謀。
不過我覺得,這應該是借著閃購的勢頭,乘勝追擊。甚至可以通過這些點評和榜單、團購業務,讓高德跟淘寶閃購形成一個完美閉環。
而在更深的層面上,這也把高德從過去一個巨大的“流量孤島”,給徹底激活了。
要知道,高德實際擁有用戶和地理位置信息是非常離譜的,十億以上的用戶,超過1.7億的日活,這本身就是個國民級的高頻應用。光是生活服務上的相關搜索,高德上每天就有1.2億次。
所以這下你就能理解,為啥阿里這么看重這個項目了,又是封樓又是保密的,這是真有操作:阿里其實是在構建一個覆蓋到家與到店的,全場景的本地生活生態。
而在這個生態里,各個場景互相協同作用引發的“飛輪效應”,會逐漸形成屬于阿里線上超級入口和線下兩大超級入口,分別從購物和生活兩個場景去服務10億級的用戶們。
其實除了商業上的考慮,要站在咱個人的角度,高德這個榜單也很有想象力。
因為地圖+美食的模式,接下來還有可能會帶來一場生活方式的改變。
你想想之前大家尋找美食的動作基本是固定的:打開App,搜索范圍內的店,再看看評分/評論 ,距離遠近,重復幾遍,后才能定下來。就算定下來了,又得看具體在哪,然后才能導航過去。
但當這些美食點評跟導航結合在一起,那以后有可能這個決策鏈條都可以給改掉了,變成出行即決策。比方你在高德上規劃了一條路線,高德以后就可能會基于你的真實路線和偏好,推薦沿途的優質商家。甚至專門給你規劃個美食路線,出去玩真需要這個。
也就是說把點評的場景,無縫融入到出行這個更高頻的場景里,而這對市場上現有的玩家來說,幾乎是釜底抽薪。
這兩天股市的變化也能說明一切,阿里股價達到了4年來的新高,而牌桌上的其他人,有些甚至達到了全年的低。
不過有一說一,高德做榜單的想法和前景雖好,但牌桌上也并非只有一個對手。
比如抖音,其實也有“短視頻+直播”的內容生態,靠“興趣推薦”的模式來切入到店業務,這也是阿里即將面對的競爭者。
所以接下來的本地生活戰場,馬上就不再是兩強相爭,而是牽扯到多方的混戰了,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的核心優勢和打法。
但話又說回來,甭管是外賣還是到店,大佬們打得更激烈,享福的肯定是咱消費者(減肥人士除外)。
互聯網已經很久沒有這么熱鬧了,巨頭們也終于開始思考怎么更好地服務用戶,而不是讓行業里長期是一家獨大了。
這是個好事啊。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7-181520-0.html外賣大戰還沒打完 高德又在線下到店掀桌子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