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9月9日消息,據媒體報道,近期,我國26個省份審計部門公開了當地2024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經查閱梳理發現,其中有6省份關注了國補政策落實情況,且存在騙補及違規使用國補資金總額情況,涉及總額超1億元。
據報道,湖南審計報告稱,汽車置換、農機報廢更新等領域補貼資金被騙取或違規使用,涉及金額約9373萬元。
黑龍江審計報告顯示,13 個縣部分經銷商通過以舊頂新、更換銘牌等方式使用舊機具、樣機、劣質農機等騙取補貼資金。
個別生產企業伙同 4 個縣 12 家經銷商,以零元購機誘惑農戶或與農戶串通編造虛假購機流水等手段,虛假銷售劣質打捆機騙取補貼資金。
重慶審計報告指出,2個區3家經銷商參與以舊換新補貼活動的少數家電商品在活動期間漲價,影響政策執行效果;
8個區15家經銷商通過虛構家居交易、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等方式,協助顧客獲得或騙取套取以舊換新補貼 93.08 萬元。
河北審計報告指出,主管部門審核把關不嚴,未按標準或重復補貼152萬元,涉及石家莊、滄州、邢臺等9市。
個別地方家電承辦企業臨時提價,某市3家家電企業活動期間銷售價格、備案價格均高于近3-5個月的銷售價格。
而山東審計報告指出,抽查發現,因主管部門審核把關不嚴,向報廢不符合補貼政策要求貨車、中型載客汽車、新能源車的67名消費者,違規發放汽車置換更新等補貼68.62萬元。
此外,甘肅審計報告也表示,少數民營企業虛假銷售騙取消費品以舊換新財政補貼資金。
針對前述國補資金騙補行為,國務院曾要求嚴厲打擊。
在今年8月22日召開的常務會議上,期間曾指出,要嚴厲打擊騙補套補行為,確保補貼資金用到實處、見到實效。
與此同時,一些地方也強化了監管。比如,為了避免發生騙補套補的情況,山東設置了“市級審核+省級復核”兩道程序,通過強化審核來降低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官方數據,去年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國補資金總規模為3000億元左右,而今年這一額度增至5000億元。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7-181272-0.html6省國補資金存在騙補及違規使用情況 涉及資金總額超1億元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