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印發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緊密圍繞服務國家戰略需要,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創新發展需求,提出強化對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新領域新業態、區域重點產業、鄉村振興和西部地區的公共服務支撐。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業務管理部副部長吳紅秀在9月14日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該局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和重點產業領域,優化審查政策供給,圍繞新領域新業態優化審查資源配置,擴大加快審查的規模,深入開展集中審查等模式創新,進一步提高相關領域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滿足了創新主體多樣化需求。
圍繞前沿技術領域,該局組織開展專利信息深度挖掘分析,依托國家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新上線運行人工智能、數據庫管理系統等7個專題數據庫。目前,專利專題庫數量達到18個,為新領域新業態的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支撐服務。
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共服務司司長王培章分析,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整體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各類創新主體和創新模式加速涌現,對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寄予更高期待,不斷提出新的要求。
“這就需要持續拓展新思路,推出新舉措。”王培章說,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工作重點從建體系、打基礎,向提效能、促普惠轉變,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能力,促進服務鏈與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推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整體效能普惠升級。
王培章表示,要創新服務方式,更好支撐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區域重點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提出要面向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型骨干企業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探索開展全流程、嵌入式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強化知識產權信息深度挖掘和分析利用,幫助科研團隊優化研發路徑、提升研發起點、優化專利布局、提升技術轉化效率、規避知識產權風險,助力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科技攻關。圍繞區域重點產業及創新發展需要,開展知識產權戰略咨詢、產業檢索分析、行業規劃研究、專題數據庫開發、知識產權風險預警等工作,助力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同時,要完善審查模式,更好支撐新領域新業態健康發展。“新領域新業態技術新、迭代快,對專利商標審查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王培章說。
《實施方案》提出要健全完善專利商標審查模式,在更大范圍內開展新領域新業態專利集中審查,加強申請方和審查方的溝通交流,深化對先進技術的理解和認識,促進審查與新領域新業態產業發展的政策協同和業務聯動。
在強化政策引導方面,《實施方案》針對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相對薄弱的西部地區和農業產業,部署開展專項扶持措施,提出根據工作需要和實際情況,面向西部地區選派實踐鍛煉人員,對于重點創新主體的重大需求,選派知識產權專員,強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智力支持。同時,引導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參與農業產業科技創新,聚焦有關農業產業領域開展信息公共服務,助推農業技術專利化、專利技術產業化、農業產品品牌化。(記者 操秀英)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9895-0.html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實施方案》——強化對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公共服務支撐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發揮好人工智能“頭雁效應”
下一篇: 搶鮮看!文心一言大模型亮相全國科普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