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郵基金(834344.NQ)知名基金經理國曉雯“清倉式”卸任所管基金產品。
6月19日,中郵基金公告稱,國曉雯因個人原因離任中郵未來新藍籌靈活配置混合、中郵科技創新精選混合的基金經理。截至目前,國曉雯不擔任中郵基金旗下任何產品的基金經理。
國曉雯卸任所管基金,使其即將離職中郵基金的傳聞升溫。時代周報記者就此事聯系中郵基金相關負責人,得到的答復是以公司發布的官方公告為準,對國曉雯離職的傳聞沒有做出回應。
受管理費收入減少的影響,2023年中郵基金收入出現下滑,但該公司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出現小幅增長。這主要是交易性金融資產造成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較上一年大幅增加所致。
來源:圖蟲創意
國曉雯管理規模曾突破百億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國曉雯近期卸任基金經理的情況發現,這已經是國曉雯今年以來第三次集中卸任所管產品。
5月31日,國曉雯離任中郵新思路靈活配置混合、中郵研究精選混合等兩只基金的基金經理。這是國曉雯今年第一次集中卸任基金經理,中郵新思路靈活配置混合是其管理時間最長的一只產品。
6月6日,中郵基金再次公告稱,國曉雯今年第二次集中卸任基金經理,涉及產品有中郵興榮價值一年持有混合、中郵研究精選混合。直至本次第三次集中卸任,國曉雯已不再管理產品。
通常來說,卸任所有在管產品或是基金經理離任的信號。此前業內有傳聞稱,國曉雯準備離開中郵基金,至于下一站則沒有明確消息。時代周報記者就國曉雯的去向聯系了多位業內人士,均未得到明確答案。
根據中郵基金披露的材料,國曉雯為經濟學碩士,曾任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中郵基金行業研究員以及中郵基金旗下多只產品的基金經理。2017年1月9日,國曉雯開始管理第一只產品,管理產品經驗長達7年半。
Wind顯示,截至2020年底,國曉雯管理所有產品的規模曾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12億元。國曉雯過往任職的產品中,中郵新思路靈活配置混合、中郵信息產業靈活配置混合為兩只“翻倍基”,兩只產品的業績分別為114.73%、105.11%。其中,國曉雯管理中郵新思路靈活配置混合的時間接近7年。
不過,由于產品類型和投資策略以及任職時間的差異,國曉雯擔任基金經理的業績也略有不同。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國曉雯2021年之后任職的五只產品,僅有中郵研究精選混合一只產品的任職回報為正收益,中郵未來新藍籌混合、中郵興榮價值一年持有混合、中郵軍民融合靈活配置混合、中郵穩健添利靈活配置混合四只產品均為負收益。
一位私募FOF研究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基金經理的業績會受到多重因素影響,自身管理產品能力只是其中一方面。理論上來說,基金經理橫穿牛熊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但每一位基金經理都有自己的投資風格,適合自己風格的時候,業績自然會好一些。看基金的業績至少要從一輪牛熊周期的角度看,投資者需要更多關注基金經理的長期業績表現。
中郵基金去年增利不增收
中郵基金成立于2006年5月8日。2015年8月,中郵基金完成股份制改造。2015年11月24日,該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今年4月,中郵基金剛剛完成歷時近一年的股權變更手續。中郵基金公告稱,該公司原股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28.61%股權,轉讓給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根據中郵基金披露,股權變更完成后,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持有46.37%的股份;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株式會社三井住友銀行分別為中郵基金第二、第三大股東,分別持有28.61%、23.68%的股份。
2023年,中郵基金實現營業收入4.69億元,同比減少8.66%;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127.97萬元,同比增長12.71%。對于營業收入減少,中郵基金解釋稱,母公司管理費收入同比減少是主要原因。
具體來看,手續費及傭金收入1134.51億元,同比減少18.74%;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較去年增加6745.98萬元,同比變動增長95%。中郵基金表示,主要是上年同期交易性金融資產因市場價格波動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中郵基金因今年一季報“搬運”去年中報,而發布更正公告并致歉。5月15日,中郵中證500指增發布針對2024年一季報的更正公告,對季報中“4.4報告期內基金的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部分內容進行更正并致歉。對比發現,更正部分內容與2023年中報的“4.4.1報告期內基金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的內容完全一致。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95306-0.html中郵基金國曉雯“清倉式”卸任!曾締造2只“翻倍基”,基金規模一度超100億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五糧液濃香酒:勞動節送禮的精致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