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同時擁有證券和基金從業經歷的基金經理,司馬義買買提卻有著典型的理工科教育背景:上海交大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本科、數學系碩士畢業。
2008年,他進入債券市場,職業生涯的第一站是中信證券,在那里他參與創建中信證券固定收益資本中介業務,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元。
除了中信證券,司馬義買買提還曾擔任粵開證券資本市場部總經理、九州證券固定收益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江信基金金融市場總部總經理。
2019年,司馬義買買提進入公募基金行業,并于2021年加入東興基金。在他看來,券商的固收業務模式更加多樣化,經歷市場上所有品種后再進入公募,視野和格局會更加開闊,創新能力更強,對于產品定價、流動性和信用風險等也會有更全面的認知。
東興基金成立于2020年3月,由東興證券100%控股,其控股股東為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財政部。東興基金系中國東方下屬唯一公募基金業務經營主體,是中國東方金融服務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司馬義買買提已在行業深耕16年,歷經數個牛熊周期,他在市場沉浮中總結出一套投資方法論——“不以經濟周期為轉移的持續投資盈利模式”。“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始終相信都有賺錢機會。”司馬義買買提表示。
作為東興基金基金經理,司馬義買買提目前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超300億元。談及此事,司馬義買買提坦然表示:“沒有任何壓力,反而是一種動力。”
司馬義買買提 受訪者供圖
“債券最大的風險是流動性風險”
時代周報:你的個人職業生涯涉足證券和基金,從中信證券到東興基金,在這16年間,資本市場的變遷是否影響你在賽道轉換中的選擇?
司馬義買買提:我2008年入行,進入債券市場后經歷多個經濟周期,當時在中信證券參與創建固定收益資本中介業務,所做的創新投資業務幾乎都是業內最早的,2007年開創國內為銀行理財產品投資管理的先例。
經歷數個牛熊周期,我們提煉出一套“不以經濟周期為轉移的持續投資盈利模式”,就是資本市場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始終相信都有賺錢機會。我們認為通過之前大量投資交易積累下的經驗,能夠在公募平臺上做一些實踐。雖然公募品種沒有那么多,但投資理念是一樣的。
時代周報:一些投資大師都非常強調“能力圈”,你覺得自己比較擅長哪些行業?
司馬義買買提:我的主業是固定收益,憑借多年的從業經驗,在這個領域基本是全覆蓋的,包括所有品種和策略,可能還會探索出一些新的模式,最終都體現在凈值里。
時代周報:你覺得投資中最大的風險來自于哪里?
司馬義買買提:債券最大的風險歸根結底就是流動性風險。在二級市場中,當市場調整、價格大幅下跌,市場產生流動性沖擊,最終導致鎖鏈式市場風險。在一級市場上,企業資質和信用風險,本質上也是流動性風險引起的。如果一個企業的盈利能力沒那么強,但融資能力很強,能夠解決流動性風險,那它的信用風險也會解決。
“一個好的基金經理起碼要有10年以上經驗”
時代周報:你對好公司的基本判定是什么?
司馬義買買提:股票有股票的投資邏輯,債券有債券的邏輯。對于債券來說,主要看企業的還款意愿和違約成本。如果兩者都很高,至少在債券領域算作相對好的發行人。在一家企業自身盈利沒那么好的情況下,比拼的是企業的造血能力,或者說再融資能力。對于股票投資來說,會更看好持有股票的原始股東拋售動力不大的公司。
時代周報:你在投資中一般會以多長時間去評估一家公司?
司馬義買買提:一般來說,投資時不會去看一家完全沒來由的新公司。目前,我們團隊有十幾年經驗,對很多企業都有一定了解。同時,我們也會借助一些長期跟蹤某家公司的研究員,通過他們對公司的深耕,并進行多方印證,從而做出判斷。
時代周報:如果讓你總結自己的三個投資關鍵詞,會是哪三個?
司馬義買買提:創新精神、定價能力和心智。第一,市場面臨很殘酷的競爭,要保持團隊的創新能力,讓策略始終領先市場一步。第二,買賣價差是決定收益的根本,如果只有好的策略,而自身定價能力薄弱,也會導致拿不到理想的模型價格。第三,牛市要拿得住,熊市要控得住,在市場中要保持冷靜,這是一個自我雕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能不能熬得住很重要。
時代周報:你目前管理的基金業績,中長期業績非常亮眼,你有沒有歸因過好業績的來源?
司馬義買買提:一個好的基金經理,起碼要有10年以上的投資經驗。債券有三門功課:信用、利率、流動性,任何一門沒有三年是吃不透的。我們比較幸運,從最基礎的投資做起,擁有各類不同崗位的經歷,每天既做研究又做投資。現在的機構很少給投研人員這么大的覆蓋空間。
時代周報:控制好最大回撤,一直是提高基民持有體驗的重要一環。你管理的組合回撤防守主要靠什么實現?
司馬義買買提:控制虧損關鍵是低買高賣,只要踩準每一個交易波段,就能夠控制回撤。另外,就是依靠經驗,債券這個行業是熟能生巧,做3年和做5年不一樣,做5年和做10年又不一樣,做15年就更不一樣了。
“把握住每一個可能盈利的機會”
時代周報:公募基金是資本市場重要的參與主體之一,你對基金2023年在資本市場上的作用有怎樣的評價?
司馬義買買提:去年6月末,公募基金規模首次超過銀行理財,成為市場規模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目前已經超過29萬億元。公募基金誕生之初就是凈值化管理,資管新規執行后,從結果上來說,公募基金相較于銀行、信托、證券等適應性更好,資管新規也借鑒了很多公募基金的管理辦法。
時代周報:能否對于2024年的資本市場走勢做一個預測?如何進行布局?
司馬義買買提:今年的資本市場行情不會一蹴而就,接下來整個市場可能會隨著宏觀政策等層面產生幾個大的預期差。我們要為這些預期差做好充足準備,提前預判和布局,把握住每一個可能盈利的機會。
時代周報:2024年,你對投資者有哪些建議?
司馬義買買提:投資者最核心的還是要學會投資適當性管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不要盲目高位接盤,一定要在自身的賽道上進行投資,做好風險測評,對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或者收益的風格有一個相對精確的刻畫。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79350-0.html專訪東興基金司馬義買買提:債券最大的風險來自流動性,在市場中要保持冷靜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