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國畫家戴敦邦先生攜手上海交通大學博物館執行館長李仲謀在快手平臺開啟直播,為廣大用戶帶來一堂《當唐詩遇到國畫:戴敦邦大師給年輕人的國風藝術啟蒙課》。本次直播由快手和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策劃,在快手賬號@上海交通大學 獨家播出 ,累計吸引2403.6萬人次觀看。
詩歌和繪畫是中國藝術的兩種重要形式。今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學博物館推出“詩情引碧霄——戴敦邦圖釋唐代詩歌展”,展出該校人文學院教授、著名國畫家戴敦邦先生創作的100幅唐人詩意圖。此次開播便是將展覽搬進直播間,由李仲謀帶著快手用戶“云觀展”。85歲高齡的戴敦邦先生也親臨直播間,分享自己創作心得。戴敦邦先生表示,希望這批唐人詩意圖,能讓更多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和國風藝術,實現傳統文化的守正創新。
繪畫如何體現唐詩的意境美?李仲謀以詩意圖“飛流直下三千尺”為例。他指出,戴敦邦先生只用寥寥數筆展現廬山瀑布,卻在瀑布之下精心構思了“仰頭面對瀑布的詩人”“抱琴小心背對瀑布的童子”兩個人物。詩人神態間的充分享受和童子擔心水汽打濕手中古琴的小心翼翼,形成鮮明對比。這讓觀眾不僅能從畫面上感受到廬山的壯美,也能從人物神態上真切感受到那翻騰的水汽,領略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
直播間除分享詩畫間的關系,還科普了大量文史知識。“床前明月光”的“床”另有含義?李仲謀表示學術界對于此詩中的“床”字有著不同理解。收藏家馬未都就認為此處的“床”是“胡床”,即“馬扎”的意思。各種趣味的詩作、畫作解讀,讓直播間的觀眾紛紛感嘆“學習了”“全是信息量”。
據悉,此次直播是快手《新知如師說·高校季》教育公益活動的一部分。《新知如師說·高校季》匯集多各個領域的名師與優質課程資源,旨在帶用戶學習以不同的學科框架認識世界。短視頻與直播的興起,為人們獲取知識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徑,也為知識普惠帶來全新機遇。作為普惠公平的數字社區,快手未來將持續引入優質教育資源,打造便捷、開放、多元的教育服務,以豐富多樣的形式為用戶提供更多元的內容供給和更完善的學習體驗,播撒優質教育的火種,推動知識普惠愿景落地。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54744-0.html快手《新知如師說·高校季》開播,國畫家戴敦邦為年輕人啟蒙詩畫藝術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