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通過搭建產業創新扶持平臺和加強精準服務等措施,助力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圖為工人在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一家軋輥企業的生產車間工作。 記者 楊世堯 攝
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成為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點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會議還提出,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
創新是推動新型工業化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根本動力,而新型工業化要求加快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推進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專家認為,下一步,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契機,集中優勢力量普及性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
制造業為骨干
普及性推進“智改數轉網聯”
今年以來,在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風險挑戰的同時,我國工業總體延續穩步恢復態勢,新型工業化發展取得了新成就。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11月當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達到9.8%,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2%。
專家認為,我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和完整產業體系,制造業規模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重點領域科技創新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歷史機遇中,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具備堅實支撐。
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一項重要任務。“從現在到2035年,是中國制造業實現由大到強的關鍵時期,也是制造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關鍵時期。”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周濟建議,集中優勢力量普及性推進數字化轉型,同時抓好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的攻關、試點和示范。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新型工業化研究所所長李宏偉也建議,要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加快增材制造、一體化壓鑄等新的制造技術工藝應用創新,對制造業進行全方位改造。
智昌科技集團執行總裁趙偉認為,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迫切要求從單個企業智能制造的試點示范階段,加快轉向數字化轉型的全面普及階段。“中小企業同樣具有數字化升級、打造新質生產力的動力和潛力。未來這種‘智能下沉’將帶來生產研發和經營效率的整體提升,推動我國由‘制造強國’向‘智造強國’轉型。”
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會議強調,要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
“能否實現產業體系的智能化轉型,關系到未來國際競爭的成敗。”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表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持續拓展信息化、數字化的深度,努力搶占全球產業體系智能化的戰略制高點。
強調科技創新
提高現代化產業體系完整性
記者注意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列為明年九項重點任務的首位。會議同時強調,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要通過科技創新加快補齊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短板,不斷提高其完整性。”天津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與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孫德升表示,我國產業體系完備,但在一些技術含量高的細分行業還不夠完整,尚存在缺項。解決這一問題,必須依靠、也只能依靠科技創新。
李宏偉認為,當前,前沿技術領域正發生革命性突破,將深刻改變經濟生產函數。針對潛力強勁、技術先進、市場廣闊、帶動性強的產業新動能,要落實好創新激勵政策和支撐保障措施,加速推進技術迭代、產品換代、市場替代。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首要的是建立涵蓋政府、產業界、學術界和初創企業等各方在內的創新支持生態系統,提供創新基金、孵化器、技術轉移平臺等支持,促進跨領域的合作與創新。”北京泰爾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元宇宙業務部總經理欒京建議,應鼓勵企業在關鍵領域進行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為產業發展注入更多活力,為創新性解決方案的涌現創造機遇。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主任孫鑫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推動人工智能全方位賦能新型工業化等指明了方向,建議未來從供需兩端發力推動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支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服務等全流程智能化升級。同時,注重強化支撐,推動中試驗證、標準研制、知識產權、計量測試等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科技與標準研究所高技術產業化研究室主任王凡也認為,應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一是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生態主導力的科技領軍企業,推動企業主導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二是要以國家戰略需求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導向,大力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布局實施一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三是要持續優化資本、人才、技術等資源流通配置體制機制,加快培育發展數據、算力等新質生產力要素,建立完善創新要素定價體系和市場運營體系,激發驅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涌現和不斷成長。(記者 李唐寧 王釗)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51735-0.html科技創新驅動制造業升級提速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