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醫生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植物醫生)近日正式向深市主板遞交了IPO申請,由中信證券擔任其保薦機構。近年來,國產護膚品牌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植物醫生亦借此東風,迅速擴大市場份額。然而,在2024年,該公司的收入增長顯現出放緩跡象,同時,“營銷重于研發”的策略也引發了市場的廣泛討論。
植物醫生自2016年成立以來,專注于高山植物護膚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植物醫生”品牌涵蓋了潔面水乳、防曬、精華及精華油、面膜等多種品類。根據公開數據,從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達到了21.16億元、21.5億元和21.55億元,其中,水乳膏霜作為核心產品,收入占比穩定在55%左右,精華及精華油、面膜的收入占比則分別約為22%和17%,彩妝和身體護理等其他產品占比相對較小。
盡管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但植物醫生的毛利率卻略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5.22%、60.34%和58.90%,而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則分別為66.69%、68.28%和70.47%。對此,植物醫生解釋稱,這主要是由于其以經銷模式為主,需要為經銷商留出利潤空間,相比之下,直營模式的毛利率則更接近行業水平。
銷售模式方面,植物醫生采用經銷與直營相結合的方式,經銷模式收入占比約64%,直營模式收入占比約36%。截至2024年末,植物醫生品牌線下連鎖門店總數達到4328家,其中授權專賣店3830家,直營終端門店498家。
在行業競爭層面,中國化妝品市場的品牌競爭格局較為分散。2024年度,歐萊雅、蘭蔻和雅詩蘭黛三大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5%、3.8%和2.3%,前十大品牌合計市場占有率也僅為22.0%。在此背景下,植物醫生在國產品牌中排名第8,在國產護膚品市場排名第7。
然而,植物醫生的營銷策略卻備受關注。報告期內,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為7.03億元、7.39億元和7.4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33%。其中,職工薪酬、場地租金及物業費占比最高,品牌及廣告宣傳費也占據一定比例。2024年,植物醫生官宣王俊凱成為其品牌代言人,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但也帶來了不小的營銷成本。
相比之下,公司的研發費用則顯得捉襟見肘。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分別為7377.39萬元、7587.63萬元和6633.45萬元,僅占當期收入的3%左右。公司員工結構也反映出營銷導向的特點,銷售人員占比高達73.58%,而研發人員僅占3.68%。
眺遠營銷咨詢董事長兼CEO高承遠指出,植物醫生當前的高銷售費用模式雖然短期內能維持增長,但長期來看存在隱患。過度依賴營銷補貼和渠道擴張可能導致單店坪效下滑,線上流量成本上升,而品牌忠誠度卻未能有效提升。這種“重營銷輕產品”的策略在功效護膚時代難以建立競爭優勢。
植物醫生的存貨問題也不容忽視。報告期內,存貨余額分別為1.99億元、1.92億元和2.23億元,占當期流動資產的15%以上。公司解釋稱,這主要是由于抖音小店模式下加大了備貨量所致。同時,公司應付賬款也占據流動負債的較大比例。
此次IPO,植物醫生計劃募資9.98億元,其中超過一半的資金將用于營銷渠道及品牌建設項目,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投入相對較少。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公司完成了1億元的現金分紅。
內控方面,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5月31日,植物醫生尚有32家直營門店未取得衛生許可證,存在被行政處罰的風險。同時,根據黑貓投訴平臺數據,植物醫生面臨產品質量、欺騙消費者、售后服務等問題。
更糟糕的是,在2022年重慶市藥監局發布的通告中,植物醫生生產的一批次紫靈芝多效駐顏潔面乳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21倍,這無疑給公司的品牌形象帶來了不小的打擊。
面對這些問題,植物醫生如何在IPO之路上繼續前行,值得業界和投資者持續關注。
舉報 0收藏 0打賞 0評論 0分享 0 更多>同類資訊泰諾麥博虧損超15億負債攀升,創新藥企科創板上市前路幾何?08-13中芯國際二季度業績超預期,99家基金力挺,市場反應卻顯冷淡08-13福特中國豪擲50億美元,升級工廠并產新電池,力推純電皮卡08-13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77192-0.html植物醫生IPO:重營銷輕研發引關注,超30家門店未辦衛生許可證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