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關于“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白宮稱,10%的基準關稅將于4月5日開始,而對不同貿易伙伴的更高關稅將于4月9日開始。
美股盤后市場迅速反應,主要股指期貨大幅下跌。納斯達克指數期貨暴跌逾4%,標普500指數期貨下跌3.5%。其中,消費電子相關板塊受到關稅影響最為明顯。蘋果公司股價暴跌近7%,創下2020年9月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
受此影響,截至4月3日收盤,A股三家蘋果供應鏈大廠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和藍思科技均跌停。同時,長盈精密、依頓電子、欣旺達、工業富聯、領益智造等多股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不少聲音認為,特朗普關稅政策對蘋果產業鏈的沖擊是多方面的,不僅影響了企業的成本和利潤,也改變了市場預期,就算部分企業把主要產地轉移到了東南亞等地,也難以規避關稅影響。
不過,有供應鏈人士分析指出,消費電子制造業目前與大部分客戶的商務條款中,關稅并不是由出口商(供應鏈)承擔,是由進口商承擔。以供應鏈現有極致的利潤率水平來看,這個關稅壓力是無法替客戶去承擔的,加上供應鏈要持續經營,不可能虧本接單,那么最終只能是傳導給消費者買單,或者爭取政策豁免。
而據觀察者網報道,歌爾股份相關工作人員同樣回應指出,關稅供應鏈是承擔不起的。“因為加了百分之三四十的關稅,供應鏈的利潤率一共才幾個點,我們不可能虧錢做的。客戶那邊一定會去承擔這個東西,或者說客戶的客戶,就是所謂的終端消費者去承擔這個東西。”
從這個角度來看,果鏈相關企業或許不會受到市場預期中的大規模沖擊。特別是對部份優質企業來說,也有可能跌出較好的低價買入機會。
桓睿天澤總經理莫小城分析認為,蘋果產業鏈個股的大幅下跌,本質上是市場對“關稅問題”的重新定價。短期來看,靴子落地后,市場將面臨中長期的持續博弈,這將是真正考驗企業基本面與競爭力的時刻。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消費電子行業全無機會。莫小城認為,企業的長期表現最終還是取決于基本面與核心競爭力。此次下跌,對于那些布局多元化市場、技術有護城河的公司來說,反而是一個逆向布局的機會。投資者需要堅持價值投資,在市場情緒波動劇烈時,往往容易出現偉大的公司以白菜價買入的定價錯位,此次調整或許正是好公司倒車接人的時機。
(時代財經謝斯臨綜合自證券時報、界面新聞、觀察者網、第一財經等)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40938-0.html“對等關稅”落地后,多家果鏈大廠跌停,供應鏈人士:關稅壓力由客戶承擔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