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制造設備供應商ASML公布了其2024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告,揭示了一個顯著的市場變動:中國大陸對其光刻機的需求占比驟降至27%,退居次席。這一數據與此前三個季度均保持在47%至49%的高位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出中國芯片設備企業(yè)在采購策略上的重大調整。
幾乎同時,日本東京電子發(fā)布的業(yè)績報告也反映了相似的趨勢。該公司在2024年的營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份額同樣出現了下滑,從之前超過40%的水平降至約30%,最低時曾高達49%。這意味著中國芯片制造商對東京電子的采購量也在大幅縮減。
不僅限于ASML和東京電子,美國的應用材料、科磊以及泛林等芯片設備巨頭同樣面臨著來自中國訂單的顯著下滑。數據顯示,中國在2024年前三季度曾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設備買家,占據了全球44%的市場份額。然而,到了第四季度,這一比例急劇下降至25%左右,預計2025年還將進一步縮減至20%以上。
面對這一市場變化,多家芯片設備廠商已經下調了2025年的業(yè)績預期。部分企業(yè)預計業(yè)績將出現下滑,僅有少數認為能夠維持現狀,而能夠實現增長的企業(yè)更是寥寥無幾。這主要是因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芯片設備的重要消費市場,其采購量的減少直接影響了全球芯片設備市場的供需平衡。
那么,中國芯片設備采購量為何會出現如此大幅度的下滑呢?分析認為,這主要歸因于兩個方面。一方面,由于近年來外部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中國芯片制造商在前兩年進行了大量的提前采購和囤貨,導致目前庫存充足,短期內無需再進行大規(guī)模采購。另一方面,隨著國產芯片設備技術的不斷突破,國內芯片制造商越來越多地采用國產設備,從而減少了對外國設備的依賴。
隨著國產替代步伐的加快,中國芯片制造商在保障供應鏈安全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這一趨勢預計將持續(xù)推動中國芯片設備市場的自主可控發(fā)展。
中國芯片設備采購量的下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中國芯片制造商在供應鏈管理上的策略調整,也體現了國產芯片設備技術的快速崛起。未來,隨著國產替代進程的深入推進,中國芯片設備市場或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30704-0.html中國芯片采購量驟降,美日歐芯片設備廠面臨挑戰(zhàn)?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