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室內展區,幾位國外參觀者在參觀一輛氫燃料重卡。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題:中國車聯網創新為智能汽車扎緊“安全帶”
新華社記者李德欣、郭宇靖
電池過熱出現危險、車輛自動駕駛時出現事故、網絡漏洞導致汽車被控制……隨著車輛更加智能,一系列傳統汽車未遇到的新問題已經浮現。在加速交通智能化、網聯化和綠色化發展的同時,中國不斷為智能汽車新型安全風險扎緊“安全帶”。
“扶好方向盤,按下控制按鈕,車輛將自行控制車距,根據導航自行變道甚至超車。”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乘用車正在成為“聰明車”,加快進入市場。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42.4%。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副局長張光明說,車聯網通過貫通汽車、道路交通運輸、云網通信和平臺等關鍵要素,實現人車路云數據交互和高效協同,是提振經濟的引擎,已成為汽車行業新的發展方向和世界主要國家推進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副主任肖凌云說,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道路上的核心問題。新風險一方面來自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熱失控”等問題。另一方面是新技術和功能帶來的風險,例如自動駕駛或者高級輔助駕駛功能應用中,可能會出現場景無法識別、誤識別、目標丟失等傳統車未曾遇到的新問題。
面對新風險,中國通過技術創新和監管創新,持續提升車聯網安全保障能力,營造與汽車行業創新發展相適應的安全生態體系。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孫正良介紹,截至目前,全國已有7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有40多個城市發放了1萬多張臨時號牌。這些城市的示范應用從公安交通管理、通信、網聯汽車、智慧出行的角度,跨行業協同發力,推動技術創新和規模應用。
9月21日,在2023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室內展區,兩位參觀者在參觀小鵬飛行汽車。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新的監管模式和理念也在助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五部門啟動了汽車安全“沙盒監管”試點工作,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對新的產品和模式進行一定范圍內的測試,既實現風險可控、監管可控,同時讓新產品更快上市。
作為傳統監管方式的有益補充,沙盒監管是一種針對技術創新的柔性監管制度。肖凌云說,為了讓新技術更好進入市場,規避在后市場的大規模召回,中國在準入和召回之間,增加“沙盒監管”理念,建立了創新型的監管機制。
數據安全也是車聯網安全的重要支撐,中國一些地方已率先步入保障車聯網數據安全的實踐階段。在2023年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北京市發布《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數據分類分級白皮書2.0》。示范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數據安全治理的前提條件,數據分類分級是示范區數據治理的重要抓手,能夠有效助力數據規范有序流通,不斷推動數據產權制度落實應用。
車聯網安全是全球性問題,需要國際社會通力合作。張光明說,中國將加強與其他國家在車聯網安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理論研究、技術交流、標準共研等工作,積極輸出高質量、高性能、高安全的車聯網安全產品和服務,為世界車聯網安全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1485-0.html中國車聯網創新為智能汽車扎緊“安全帶”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全球協作創新為“未來汽車”提智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