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圖蟲
首創證券“將帥”換新后交出首份成績單。
8月27日晚間,首創證券(601136.SH)發布2024年半年報。上半年,首創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2.55億元,同比增長47.62%;實現凈利潤4.77億元,同比增長73.39%。
對于營業收入變化,首創證券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7.14億元,同比增長87.97%;投資收益5.85億元,同比增長70.59%;利息凈收入-4877.16萬元,同比增長2.06%。
目前,首創證券的主要業務分為四大業務板塊:資產管理類業務、投資類業務、投資銀行類業務以及零售與財富管理類業務。上半年,該公司資產管理類業務、投資類業務、投資銀行類業務收入均有所增長。
截至2024年6月末,首創證券總資產為451.0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42%;總負債為324.1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10%;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26.8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71%。
對于業績變化,時代財經聯系首創證券,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四大業務三增一降
首創證券成立于2000年2月,前身為首創經紀,2020年8月整體變更為現名,于2022年12月登陸滬市主板。首創證券第一大股東為首創集團,持股比例為63.08%。
2018年至2021年,首創證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15億元、13.4億元、16.58億元、21.13億元,同比增長-12.39%、64.32%、23.77%、27.47%;凈利潤分別為1.75億元、4.34億元、6.11億元、8.59億元,同比增長-44.58%、148.24%、40.7%、40.61%。
上市后,首創證券業績出現下滑。2022年,該公司實現營收、凈利潤分別為15.88億元、5.54億元,分別同比減少24.87%、35.53%。2023年,首創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9.27億元,同比增長21.33%;凈利潤7.01億元,同比增長26.34%,但均未超過2021年高點。
2023年,首創證券仍有多項業務收入出現下滑。其中,資產管理類業務、投資銀行類業務、零售與財富管理類業務營業收入分別同比減少19.96%、19.64%、9.24%,毛利率分別同比減少10.74個百分點、39.86個百分點、36.25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首創證券的資產管理類業務、投資銀行類業務均有所增長。其中,資產管理類業務實現收入5.52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3.96%,同比增長144.51%;投資銀行類業務實現收入6382.78萬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為5.09%,同比增長19.16%。
而首創證券的零售與財富管理類業務則延續了去年的下降態勢。今年上半年,該業務實現收入1.79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4.25%,同比下降7.78%。
值得一提的是,首創證券的自營業務(投資類業務)一直較為亮眼。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投資類業務實現收入5.25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1.82%,同比增長39.14%。
此外,2024年上半年,首創證券A股市場共受理32家IPO申請,同比減少261家,減幅達89.08%。
年初“將帥”齊換
今年上半年,首創證券董事長和總經理雙雙換新。
4月12日,首創證券公告稱,董事長蘇朝暉因工作調整原因辭職,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公司董事會選舉畢勁松為新任董事長,任期至本屆董事會屆滿。同時,公司董事會聘任張濤為總經理,任期同樣至本屆董事會屆滿。
畢勁松于2011年2月起擔任首創證券總經理,曾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管理司主任科員,之后曾擔任國泰君安證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中富證券董事長兼總裁、民生證券副總裁等職。
張濤出生于1972年,曾在華泰證券任職多年,2006年升職成為華泰證券副總裁,任職至2017年。2018年,張濤加入東興證券,歷任財務負責人、董事長等職,2019年2月起擔任總經理。2023年2月1日,張濤加入首創證券。
除董事長、總經理換新,首創證券監事朱莉瑾、總法律顧問郭雪飛、獨立董事葉金福也于今年相繼離職。去年,首創證券共有6名董監高相繼離職。
另外,2023年,首創證券多次收到罰單。2023年3月,首創證券因其作為東方園林(維權)發行債券主承銷商,存在債務預期情況核查不充分、違規擔保事項核查不充分問題,被北京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2023年5月,首創證券因在開展私募資產管理業務中,存在資產管理產品運作不規范、風險評估不到位、識別產品實際投資者審慎不足等情況,北京證監局對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10288-0.html首創證券上半年盈利上漲73%!四大業務三增一降,資管貢獻超4成營收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