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上半年汽車市場全面打響價格戰,多品牌汽車經銷商遭殃。
8月2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2024年上半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經銷商虧損的比例達到50.8%,盈利的比例35.4%,虧損面較上年明顯擴大。其中,經受價格戰壓力的經銷商面臨新車銷售嚴重虧損的局面,新車利潤貢獻為-26.5%。平均單店毛利總額也較2023年有較大幅度縮減,尤其新車業務,平均單店虧損額達178萬元。
《2023-2024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汽車4S店數量約為3.38萬家。
越賣越虧!多品牌經銷商壓力山大
今年上半年,汽車價格戰激烈,汽車品牌和經銷商通過降價促銷的方式來換取銷量,維持銷量的背后是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的現實。
受需求不振以及同品牌電動車拖累,豪華品牌的燃油車價格也大幅下降。
大搜車智云平臺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豪華品牌折扣率較高,北京奔馳、華晨寶馬、一汽奧迪折扣率分別為18.6%、25.7%和26%;沃爾沃、奇瑞捷豹路虎的折扣率更是高達33.4%和41.6%。
BBA旗下燃油車產品也展開了大幅促銷,奧迪A4L裸車價降至20萬元以內,奔馳C級車價格在20萬元左右,降價幅度高達10萬元以上。
但降價并未促使銷量如預期中大幅增長,多家品牌經銷商陷生存困境。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一位豪華品牌經銷商工作人員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們店平均每個月都要虧損100萬——200萬元,從7月以后情況好了一些。從業十幾年,沒有經歷過這么大的壓力。”另據一位合資品牌工作人員則向媒體透露,和往年相比,今年以來,因主動或被動的原因退網的門店也變多了。
不僅僅是豪華車,汽車市場的價格戰全面升級,經銷商與車企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據《第一財經》,今年8月,一份網傳的湖南省經銷商致北京現代的函流傳于網絡,該信函稱,鑒于湖南省區域全體經銷商庫存壓力極大,經營非常困難,虧損非常嚴重等因素,湖南全體經銷商一致要求,自2024年8月8日起暫時停止向北京現代提車,并不再接受北京現代公司自動配送的車輛,否則,一切后果由北京現代公司承擔。信函底部有9家汽車經銷商的蓋章。
今年7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對媒體表示,“目前庫存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資金鏈的安全,主要原因在于新車價格倒掛嚴重,虧損賣車,很多經銷商現金流為負數。”
BBA集體退出價格戰?
今年下半年,汽車銷售低價戰或得以緩和。
豪華車企率先釋放信號。多家媒體報道,因價格戰導致門店虧損嚴重,在豪華車市場占據統治地位的奔馳、寶馬、奧迪相繼退出價格戰。
有華東區域多家寶馬經銷商對媒體稱,三季度起寶馬中國與華晨寶馬取消了東區經銷商銷量目標考核,受此影響,寶馬經銷商庫存壓力減輕,紛紛減少終端價格促銷力度,截至目前平均單車售價上浮1.3萬元左右。
寶馬4S店的銷售人員向媒體解釋稱,今年6月過完,全國經銷商開會復盤時發現各家的經營情況都不樂觀。因此,主機廠下調了各個門店的批售任務,從而緩解經銷商的經營情況,也保證市場份額和服務水準。
寶馬中國也向媒體指出,下半年寶馬在中國市場將重點關注業務質量,支持經銷商穩扎穩打。
8月份,車企收縮優惠力度動作明顯,紛紛減產穩定價格體系。
在媒體記者走訪過程中,發現蔚來的購車權益“萬元購車補貼”退坡。理想汽車也收縮了優惠幅度。除了這些新勢力車企,多家合資品牌也有車型優惠減弱。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曾表示,車企參加價格戰,需要有框架體系支撐,如老車型降價到底后,馬上推出新車型頂起價格體系。若只是貿然一路跟降,最后將對品牌造成巨大打擊,不利于車市穩定和品牌的長遠發展。
(時代財經記者周嘉寶綜合自界面新聞、第一財經、每日經濟新聞、澎湃新聞、證券時報、證券日報等)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09334-0.html越賣越虧!汽車價格戰波及3.38萬家4S店,半數經銷商都在虧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