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7月29日盤后,天齊鋰業(002466.SZ)公告,其全資子公司Inversiones TLC SpA(以下簡稱“天齊智利”)就智利金融市場委員會(以下簡稱“CMF”)駁回其提起的行政復議一事向智利圣地亞哥上訴法院(以下簡稱“智利法院”)提起訴訟。
7月30日,天齊鋰業更新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顯示,其希望能夠通過本次向智利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合法合理行使股東權利,完全從商業角度獨立考慮,也是為天齊鋰業和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ociedad Química y Minera de Chile S.A.,以下簡稱“SQM”)的國際可持續發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同日,上海雨仁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南楠、葉蓁宜向時代財經指出,該事件后續存在交易無法完成、SQM喪失其核心鋰業務控制權的風險、天齊鋰業參與SQM公司治理的權益進一步受限的可能走向。
對于天齊智利能否扭轉程序,王南楠、葉蓁宜表示,目前各方披露的信息較少,在缺乏全面證據支持的情況下,難以直接論斷,但初步評估顯示,天齊智利通過訴訟方式駁回CMF決策的勝算似乎并不樂觀。
而在智利國內,政界對此事的看法也不盡相同,為天齊鋰業阻止“公私合營”事宜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將繼續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措施”
此次訴訟,是天齊鋰業對其控股公司SQM與智利國家銅業公司(以下簡稱“Codelco”)“公私合營”一事不滿的延續。
天齊鋰業早在2018年便耗資40.66億美元“蛇吞象”式收購了SQM 23.77%的股權。SQM運營全球儲量最大的鋰鹽湖阿塔卡馬項目,資源量約1080萬噸金屬鋰當量,鋰離子濃度1840mg/L,鎂鋰比僅為6.4,資源量和品位居全球前列。
但自2023年以來,SQM便一直籌劃著“公私合營”,其與Codelco共同宣布,將組建由政府控制的合營公司,共同開發阿塔卡馬鹽湖的鋰礦資源。
今年5月31日,SQM與Codelco簽署了Partnership Agreement(以下簡稱“《合伙協議》”),擬通過將Codelco子公司Minera Tarar SpA并入SQM子公司Salar S.A.的方式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以開發SQM現有的阿塔卡馬鹽湖地區及生產鋰、鉀及其他產品的活動和后續銷售(直接或通過合營公司子公司或代表處進行)。
時代財經注意到,SQM曾在同日表示,從2031年起,智利政府將獲得新生產運營利潤的85%。據路透社報道,SQM和Codelco預測,最終的監管批準將在2025年的前幾個月獲得,并計劃在同年開始合作。
天齊鋰業方面則一直努力加碼對SQM的控制,試圖通過召開股東大會的方式阻止“公私合營”事宜。
5月21日,天齊智利委托智利律師向CMF提交了請求其要求SQM就與Codelco達成上述交易一事召集特別股東大會或者采取CMF認為必要的所有其他預防或糾正措施的申請。
但6月18日CMF卻回復不同意天齊智利的訴求,認為上述《合伙協議》不適宜由SQM的特別股東大會作出裁決,該交易應由SQM的董事會進行分析和決議。
對此回復,6月26日天齊智利再次向CMF提出行政復議,要求CMF取消該決定,并再次要求SQM根據智利《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召開特別股東大會或者采取CMF認為必要的所有其他預防或糾正措施。
然而,7月15日,CMF依舊不接受天齊智利的請求,仍維持該決定。因此,天齊智利就此向智利法院提起訴訟,并表示將繼續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措施”來捍衛其利益。
天齊鋰業認為,SQM與Codelco簽署的《合伙協議》應適用智利《公司法》相關規定,應提交SQM股東大會并經擁有表決權的已發行股份的三分之二法定票數批準同意,否則將損害公司全資子公司天齊智利作為SQM股東的投票權以及相關股東權利。
對于天齊智利能否扭轉程序,王南楠、葉蓁宜表示,目前各方披露的信息較少,在缺乏全面證據支持的情況下,難以直接論斷,但初步評估顯示,天齊智利通過訴訟方式駁回CMF決策的勝算似乎并不樂觀。
拉美鋰三角呈國有化趨勢,智利政界眾說紛紜
王南楠向時代財經指出,現在中國礦企“出海”主要在非洲和拉美地區。相對非洲而言,智利的投資法律環境較好,外商投資方面,其監管政策相對開放和透明。
智利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對外資實行國民待遇,外資企業在當地注冊后,即可享受與本國企業同樣待遇。除漁業捕撈、近海航運、電臺、媒體印刷、鋰礦開發等領域,外資在智利投資面臨較少限制。
“而聚焦礦業領域,盡管智利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中資企業在此的礦業投資之旅并非一帆風順。鑒于礦業投資普遍面臨著政策變動風險、投資監管風險等多重挑戰,中資企業在智利礦業市場的布局必須持謹慎態度。”王南楠表示,特別是自2021年新政府執政以來,智利啟動了一系列旨在深化礦業改革的舉措,其中最為顯著的是對鋰礦資源實施了更為嚴格的國家監管策略,并上調了礦業特許權使用費,這些政策調整對礦業投資環境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鋰礦作為戰略礦產資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智利國內,整個拉丁美洲鋰三角地區都呈現出國有化控制的趨勢。
智利是世界最大的碳酸鋰生產國之一,其鋰資源儲量超過750萬噸,占全球(1400萬噸)的52%。鋰礦是智利戰略資源,鋰礦開采權屬智利政府,開采實行配額控制。智利鋰礦主要來自SQM旗下來自阿塔卡瑪鹽湖,該地儲量占全國的81%。
據商務部對外投資合作指南,近年來,智利鋰年均產量5.60萬噸(LCE當量),并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長。2022年,智利鋰產量同比上升近40%至30.30萬噸,碳酸鋰產量69.10萬噸,占全球總量的30%。此外,2022年,智利鋰相關稅收達50億美元,相當于財政總收入的6.40%,已超過銅對國家財政收入的貢獻。
2023年4月,智利政府正式公布國家鋰業戰略,明確了國家主導、公私合作的政策框架,并計劃成立國家鋰業公司,旨在推動鋰礦業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技術進步、確保國家主導地位,為其社會事業提供資金并推動經濟增長。
其中,國家鋰業公司為100%國有,與私營企業合作開展鋰相關項目,但前者須占據主導控股地位,截至目前,政府未披露具體組建方案。故在國家鋰業公司成立前,將由Codelco和智利國家礦業公司(Enami)牽頭,與私營或外資企業簽訂鋰資源開發協議。
此外,時代財經注意到,智利政界對SQM與Codelco一事的看法不盡相同,眾說紛紜。
綜合智利《信使報》(安托法加斯塔版)和《公民報》報道,7月23日,在89名議員缺席投票情況下,智利眾議院以41票贊成、15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通過第1324號決議,旨在要求總統廢止Codelco和SQM之間直接達成的鋰礦合作協議,阿塔卡馬鹽湖特許經營權應通過公開招標授出。投票贊同的議員認為,上述協議談判過程缺乏透明、數據可信度低、有重大利益沖突風險,應予否決。
同時,因SQM與智利軍政府皮諾切特家族關系密切,業界和政界均譴責本屆政府在該鋰業合作方面的曖昧態度,認為該合作在技術、經濟、政治甚至道德方面都不利于國家,因此本次投票也被媒體稱為捍衛商業公平與透明,拒絕與腐敗政治家達成秘密交易的公民的勝利。
但就在同一日,智利眾議院還以42票支持,16票反對,6票棄權通過第1323號決議,承認公私合作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Codelco和SQM的合作協議為鋰資源國有化提供可能性。政府應繼續便利私人投資并確保市場公平競爭。法律專家表示,決議僅系議員向總統、公眾意見表達,沒有法律約束力。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04680-0.html鋰礦保衛戰打響!天齊鋰業因SQM公私合營再提訴訟,律師:初步評估勝算不樂觀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