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親密關系意味著互相改變,我覺得這背后有你根深蒂固的偏見:不信你問問那些已經在親密關系里的人,不要害怕變化。不要太把獨立和親密、自我和愛人對立開來,雖然走進親密關系會帶來很大的改變。決斷關系會非常痛苦?人本能地會想收回這種信任和依賴。
01
如何保持自我?
A問:我很在乎人格和思維的獨立性,如果親密關系意味著互相改變,那么怎么保持自我?
關于這個問題,我是這么想的。
我們經常把領結婚證比喻成領了駕照。從你拿了駕照開始,你就從路人變成了一個司機。這個變化帶來的好處是,以前覺得很遠的地方,你現在一腳油門就能去了。而帶來的限制是,你必須小心駕駛,遵守交通規則。和走路相比,開車的時候你要更加專注,也更小心翼翼。
拿了駕照也是一種改變,可是,很少有人去問:在這個改變里,我怎么才能保持自我呢?
為什么都是改變,走進親密關系會讓人有“怎么保持自我”的疑慮,拿駕照卻沒有呢?
我覺得這背后有你根深蒂固的偏見:你可能本能地覺得,自我應該是一個獨立的、穩定的東西,這才是自我的常態。如果走進了親密關系,就好像自我不正常了,甚至是對自我的背叛。
其實不是,在親密關系中生存,反而是人的另一種常態。不信你問問那些已經在親密關系里的人,他們也會覺得,單身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自我是不停變換的,也在不停適應變化。不要害怕變化。
當然,你可能會說,我說的是獨立。通常我們對獨立的理解是:不受別人的影響,或者不需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可是,你在親密關系中,“獨立”地決定接受愛人的影響,這本身也是獨立啊。
有人說,南方男人比較怕老婆,可是這些南方男人并沒有不獨立,他們是“獨立”地決定服從老婆安排的,這是他們心甘情愿的選擇。
所以我的想法是,不要太把獨立和親密、自我和愛人對立開來。
雖然走進親密關系會帶來很大的改變,可是我們天生就是在關系中生存的生物。去接受別人的影響,不會削弱自我,反而會讓自我變豐富。相反,如果因為過于追求獨立,而有了一種特別的、讓自己與人隔絕的態度,反而會讓我們走向封閉。
02
對方出軌了,怎么辦?
B問:如果對方出軌了,怎么辦?決斷關系會非常痛苦,又有現實的羈絆。那么,沒有錯的一方要怎么疏通和發泄?
C問:一方在關系里出軌,另一半選擇了原諒。信任感破壞對關系的影響有多大?怎么處理關系中的裂痕?
我想,這兩個問題說出了我們對親密關系真正的疑慮:被傷害的恐懼。
親密關系是一個很大的冒險,因為我們要走近對方、信任對方、依賴對方,其實也是把傷害自己的權力交給了對方。背叛是對親密關系巨大的傷害,出于對被傷害的恐懼,人本能地會想收回這種信任和依賴。而且這種反應都是下意識的。
就算你不想離開,有時候你也會對這個人排斥,覺得他很陌生,陌生到你開始懷疑以前的愛是不是自己虛構的。
怎么處理關系的背叛的裂痕?
首先要理解,在一起是兩個人的事,而分開,只要一個人做決定就夠了。所以,如果背叛的一方沒有回來的心,那其實做什么都沒有用了。
如果另一方沒想離開你,但也不想離開第三者,只想保持現狀,讓你忍忍,那么這樣是沒有重建親密關系的基礎的。如果他愿意回來,兩個人的關系才有了重建的基礎。但信任的重建仍然不容易。
經常遇到的問題是,通常被背叛的一方會有很多的憤怒,而背叛的一方有時候也會因為這種憤怒而垂頭喪氣,甚至也會生氣,覺得自己都已經做這么多了,為什么對方還放不下。
其實,憤怒只是保護自己的方式。憤怒的背后,是很深的哀傷。只不過表達憤怒要比表達哀傷容易而已。
但是,憤怒是會把人推開的。所以,要讓彼此重新走近,被傷害的一方不應該一味地表達自己的憤怒,而要讓對方看到憤怒背后的恐懼和悲傷。
比如,不要總說:“你怎么能做這種事,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而可以說:“我那么害怕,害怕你會離開我,害怕到都不敢繼續愛你了。”
而對于背叛的人,要能夠看到自己對對方的傷害。
其實出軌對關系最大的傷害還不是背叛,而是“我受了這么大傷害,你居然看不到,或者不在乎”。有時候,為了避免自己的內疚感,我們可能真的會表面上接近,而不愿意看到對方的傷害,尤其是當對方有這么多憤怒和指責的時候。
總之,信任的重建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需要雙方都有很大的勇氣和耐心。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背叛都必然要以分手結束。如果雙方有足夠走近彼此的心,關系也是能慢慢修復的,甚至它可能會加深彼此的關系,讓彼此意識到,原來對方對我們這么重要,所以我們才這么容易受傷。
03
我和對方有差異,怎么辦?
D問:我和對方有不小的年齡差,總覺得對方的想法幼稚,而不知道怎么對等溝通。我們工作領域也不同,想法差距越來越大。怎么在親密關系里保持兩個人成長的同步?
E問:過了蜜月期,雙方暴露了之間的很多問題。我們一個喜歡社交,一個孤僻;一個大大咧咧,一個謹慎小心。在一起相處時,一方覺得拘束,一方覺得操心、麻煩。感情逐漸在爭執和不滿中消磨掉了,現在雙方能互相留有空間,但是已無感情。怎么辦?
這兩個問題都涉及到婚姻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和愛人之間什么樣的差異會影響我們的親密關系?如何處理這種差異?
我們通常都會認為,我們容易吵架是因為“三觀不合”。這其實是一個特別偷懶的想法。
我見過很多夫妻,在同一個行業、做同樣的工作,甚至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按理說他們是有共通語言的,可是他們還是吵得不可開交。相反,也有一些背景差異很大的夫妻:IT男和教師、公務員和自由職業者、年齡有差距的夫妻、性格很不同的夫妻,反而相處得也不錯。
真正影響關系的差異,只有一個:怎么回應愛和表達愛。
當妻子跟你說,晚上做了一個噩夢的時候,你是愿意聽她講,還是說:“噩夢嘛,每個人都會做。”當兩人在超市買東西,一個人說:“現在洗衣粉在打折,去看看”的時候,另一個人是會說“好,那去看看”,還是會說,“這么點小便宜也貪?”
這些都是小事,可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矛盾也是在這些小事里。
在“如何聽懂別人的畫外音”這一課,我曾經講過關系的語言。這些小事看起來很小,但是從關系的語言上,他們說的卻是:“我很看重你的感受”和“我覺得你的想法一點都不重要”。
幾乎所有的夫妻都是存在差異的。重要的是要學習怎么來處理這種差異。在我的咨詢室里,經常遇到爭吵的夫妻,因為他們不能容忍雙方的差異,關系就會變得特別緊張。
比如:妻子會跟丈夫說:“你看人家孩子都在報奧數,如果我們家兒子不報奧數,他不會落后嗎?”
丈夫跟妻子說:“小小孩子就這么焦慮,長大了心理素質就不好,更沒有長久的學習動力,這叫涸澤而漁。”
他們都覺得自己在堅持的是重要的事情,所以一點都不肯妥協。兩個人因此吵得不可開交。如果是成熟的夫妻,會怎么辦呢?
妻子說,我覺得應該報奧數,丈夫說,我覺得孩子應該多休息。于是兩個人就在那邊商量,他們也會爭執,甚至爭吵。但最后他們會以一種創造性的方式達成協議,比如丈夫可能會說:“好,那就先試試看,萬一孩子不愛學,那就再回來。”妻子也可能會說:“那先買些書讓他接觸接觸,萬一他有興趣就去報。”
他們在觀念上是有差異,可是在一個更高層次上,他們卻達成了某種一致。
兩個人并不會覺得這個想法上的矛盾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相反,他們能夠理解,他們各自堅持的,只是某種看法,而不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他們在矛盾之上的一致性是:無論我們有什么樣的矛盾,都不要讓這種矛盾影響我們的關系。因為有這種共識,他們反而更能夠容忍彼此的矛盾和差異。
這其實跟自我的成熟也有關系。
如果你的自我是成熟的,那你就不會那么害怕改變,也不會害怕別人用他們的意志來逼迫你。否則,你就會覺得,與你不同的意見,實際上是對自我的威脅。
有時候丈夫反對妻子,或者妻子反對丈夫,未必就是反對孩子報不報奧數這件事。其實他們害怕的是,如果我這件事上聽你了,那是不是以后都得聽你的,那我不是沒有自我了嗎?
所以最重要的,不是消除這些差異,而是在尊重和承認差異的基礎上,兩個人能商量。夫妻吵架的關鍵不是差異,而是缺少商量和妥協的能力。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42-13996-0.html夫妻關系面臨三大難題 怎么處理關系的背叛的裂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進入婚姻的三種層次 在關系中學習愛練習
下一篇: 沉默婚后 何嘗也是一種“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