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經來到了年末,直到下半年,DIY市場終于從挖礦的熱潮中脫出身來。在20年時,虛擬貨幣的到來將顯卡價格一度炒到高位,甚至一度帶動了其他硬件的價格,SSD等淪為挖礦工具,價格更是暴漲,讓玩家苦不堪言。
不過好在9月的時候,以太坊終于完成合并,挖礦時代也暫時告一段落了,不少硬件終于到了瘋狂降價的階段,但是這也導致,大量的礦卡、礦盤流入市場,DIY市場雪上加霜,本來玩家以為可以升級硬件了,但此時還需要提防買到礦老板用剩下的。
接下來筆者就和你聊聊我們的新觀察,看看今年的DIY市場經歷了哪些風風雨雨,未來又何去何從。
CPU大亂斗,藍廠新U封神
CPU市場里Intel與AMD一直你追我趕,在今年的第一第二季度里,AMD憑借更低的裝機成本和不錯的性能依舊不落后于Intel,守住了自己的市場份額。后續甚至依靠5800X3D這樣的游戲神U也收獲了不少玩家的芳心。
不過這一切都在第三季度發生了改變,AMD推出了銳龍7000系列對抗Intel的13代酷睿,雖說兩者售價差距不大,但AMD選擇了一條比較冒險的路,接口改用AM5以及全面支持DDR5。
這么做直接導致,用戶需更換全套設備才能升級。而隔壁Intel不單止性能表現更優,接口還是延續上代,用戶可以無縫升級,并且還繼續支持DDR4內存,升級成本更低。
后續AMD也在雙11旗艦進行降價,用于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降價幅度近30%,甚至在國內的售價還要低過歐美,和Intel的13代酷睿相比,AMD目前這個價格完全可以抹平性能上的一些差距,并且在性價比上完完全全碾壓13代。目前來看,AMD降價的做法確實有效,暫時抵擋住了13代強勢的進攻。
不過AMD想要在CPU大戰中取勝還要看明年CES將登場的3D緩存版銳龍7000系列,之前的5800X3D已經展現出3D緩存的非凡實力,如果這次7000系的3D緩存版能夠控制一下溫度,價格合理一些,AMD的處境會比現在更好一些。而Intel方面明年也將推出KS后綴和移動端的處理器,可以說明年上半年又會是一場腥風血雨。
礦潮終將結束,顯卡三足鼎立
不同于CPU市場,顯卡市場早在2年前就已經幾近癲狂,要知道一年半之前發售的30系和6000系顯卡直到今年4月才開始出現價格松動,這在整個DIY市場中堪稱“魔幻”,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
兩年的礦潮過去后,顯卡開始降低價格,但接踵而來的是數量巨大且價格低廉的礦卡,并且這部分礦卡已經開始擠占全新顯卡的出貨量和市場空間了。
雖然二手礦卡存在出問題的概率,不過只要價格夠低,提供售后,多數用戶還是會轉投礦卡,而非降價不徹底的全新顯卡。
礦潮過去后,從市場份額上看,2022年第三季度,獨顯出貨量僅有1400萬,上一年則是2400萬,下降幅度巨大,可見礦卡對市場的影響之深,不過英偉達的市場份額還是占比88%,創下新記錄,而AMD由于新卡還未發售僅有8%,Intel作為顯卡市場的新星,還缺點火候,份額維持在4%左右。
礦卡不單止影響市場份額,更影響顯卡廠商的營收,英偉達近公布的2022Q3的財報顯示,收入同比下降超過70%。
而AMD由于礦潮期間出貨少,在Q3的財報中逆勢增長,同比上漲29%。并且AMD新的7000系顯卡在定價和性能方面都給英偉達當頭一棒,如果接下來供貨能夠穩定,那明年將給英偉達構成一大威脅。
另外為了給下一代顯卡流出空間,紅綠兩家也在盡力清庫存,英偉達通過推出新版RTX 3060和RTX 3070和促銷活動來清庫存,而AMD則是通過買顯卡送游戲的方式,不過由于價格下降不明顯及礦卡風險,兩家的清庫存活動均不被玩家看好。
至于顯卡市場的紅綠藍三足鼎立,現在來看還為時尚早,Intel推出的Arc A750跟Arc A770在理論性能上雖然強勁,但實際體驗上與RTX 3060亦有差距,在價格上也沒有太大的優勢,因此英特爾想要改變這個局面,還需要有足夠強的性能、誠意的價格以及驅動的優化,這才有可能占有獨顯的一席之地。
總的來說,從目前的顯卡市場現狀來看,二手礦卡所帶來的沖擊并不小,并且可能會持續到明年年中以后。除非英偉達、AMD、Intel三家能夠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甜品級顯卡并保證供貨。
否則目前中低端顯卡市場將持續低迷,玩家更大可能會選擇不更新硬件或轉投價格更低的礦卡用于過渡,而新顯卡面臨價格過高和產能不足的問題,因此下一年的顯卡市場可能依舊不好過。
AMD換用AM5,主板常換常新
今年主板的一件大事就是AMD換接口了,此前 AMD的桌面處理器一直采用PGA封裝方式,底部是密集的針腳,使用AM4等接口。
而新的AM5接口更換為LGA方式,與酷睿處理器保持一致,LGA1718規格,CPU底部改為平整的金屬觸點,主板上的插槽上具有凸起的針腳觸點。
這種方式能夠大大減少處理器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壞情況,同時也便于玩家安裝。
Intel方面則基本沒什么變化,13代酷睿依舊是LGA1700設計,與上一代的區別是新一代Z790芯片組增加了PCIe 4.0通道的數量,從12條增加至20條,代價是減少了PCIe 3.0通道的數量,從16條減少到8條。
另外還增加了一個USB 3.2 Gen2x2端口,達到了5個。而處理器也會有16條PCIe 5.0通道,以及4條PCIe 4.0通道,總體來說提升不明顯,但價格更高。
如果是Intel新裝機用戶完全可以選擇上一代的主板,性價比更高,并且由于英特爾的新品發布節奏很快,預計明年就會發布第14代酷睿,新處理器的接口會發生變化,如果現在花高價購買700系列主板。
那么意味著只能使用一代,未來將沒有任何升級空間,非常尷尬。如果是AMD用戶則毫無疑問,想要用上新處理器是一定得升級新主板的,不過AM5接口延用5年,無需擔心。
多重因素加持,一體水冷快速崛起
今年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領域其實動靜不小,技術層面新產品基本都是用的Asetek第7代水冷方案,而新的Asetek 第8代僅有華碩的Ryuo龍王III系列,大規模的上A8水冷方案快需要到明年。
就市場表現而言,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看,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都是2022年散熱器市場上為閃耀的產品。如果深究其為何能快速普及,我們覺得與多重因素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一個是CPU處理器,當之無愧的發熱大戶,AMD新的銳龍7系溫控策略相當激進,Intel的酷睿13代也不容小覷,因此一體水冷逐漸成為玩家裝機的選擇。可以說正是處理器散熱需求的增加,帶動了用戶對于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需求。
另一方面,一體水冷的崛起,價格也是繞不開的因素之一,以往一說起水冷散熱器,很多用戶的第一感覺就是價格貴。現在一體水冷的價格可以說與風冷縮小了差距,200元不到就可以買到240冷排。
即使是高端的360冷排,不到400元也可以拿下。先不說性能上水冷能否與同價位的風冷抗衡,但目前的價格確實讓以前高不可攀的水冷走進玩家的視野。
后一個則是RGB,眾所周知,水冷除了像風冷那樣在風扇上做文章,水冷頭也可以,不少廠商在水冷頭上添置了LCD顯示屏,點亮后除了能夠展示RGB燈效,還可以顯示溫度、頻率、GIF等,可玩性比風冷高不少,炫酷的燈光,極致的視覺體驗是風冷無法比擬的。
閃存廠商被坑慘,玩家喜提超低價
相比顯卡廠商賺得盆滿缽滿,閃存廠商就比較慘了,在礦潮時,固態硬盤一度也被炒上天,許多閃存廠商也是加足馬力生產,一時之間固態硬盤價格水漲船高,不過誰也沒有預料到后面挖礦的戛然而止,因此僅僅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內就進入暴跌狀態。
閃存廠商本想借著挖礦的熱潮大賺一筆,誰曾想現在庫存積壓,DIY市場低迷,一大堆待售的固態硬盤只能被迫降價,加上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寒冬才剛剛開始,現在已經有不少固態廠商大幅下調SSD價格了,并且這波降價預計將會持續到明年下半年。
另外說到固態就不得不提長江存儲,作為國產顆粒廠商,其顆粒質量和口碑都是有目共睹的,甚至還受到了礦老板的一直認可。
目前很多廠商也使用長江顆粒,價格也是逐漸探底,甚至不到700元就可以買到2TB的長江顆粒固態硬盤,這一價格對于想要入手的用戶來說可以說真的是“等等黨狂喜了”。
至于全新的PCIe 5.0固態硬盤,從PCIe 4.0產品上市的情況來看,PCIe 5.0產品的首發價格會高得離譜,普通玩家難以接受如此價格。
并且由于NAND閃存顆粒產能限制,初期上市的PCIe5.0硬盤的速度都不能達到13GB/s,想要用上滿血的PCIe5.0硬盤應該要等到明年年中左右了。
所以接下來的幾個月PCIe4.0、PCIe3.0的固態硬盤的價格應該還會持續走低,有想要升級自己電腦存儲空間的用戶不要錯過,這將會是一個“薅羊毛”的好時機。
DDR5持續降價,即將成為主流
DDR5內存的大規模普及一直沒能完成,自從12代酷睿處理器支持DDR5內存到銳龍7000全面舍棄DDR4,DDR5的普及一直面臨尷尬的境地。
那就是相比較目前極其成熟的DDR4內存,DDR5內存實際上除了提供更高的內存帶寬之外,在其余的應用表現尤其是游戲應用上并沒有取得明顯的優勢,原因是DDR5的延遲普遍比DDR4更高。
另一個影響DDR5普及的原因便是價格,由于之前DDR5內存初上市,在售價上遠超DDR4內存,同等容量下,價格差距達到了2-3倍。高昂的價格讓許多玩家望而卻步,轉投DDR4的懷抱。
不過這一現象已經在慢慢改變,隨著DDR5顆粒的產能提升,加上內存廠商幾乎都已經布局,DDR5內存目前已經在降價,并且降價幅度非常大,明年的內存市場上應該有機會看到DDR5內存的價格將接近,甚至持平之前的DDR4內存。
目前三星、鎂光、海力士等RAM廠商目前產能不說過剩,但是的確是供大于求,因此想要升級內存的用戶可以再等等。
新顯卡也需新電源,升級換代ATX 3.0
PC電腦使用的電源都遵循ATX標準,這個標準是由Intel設定的,多年來一直不斷變化,近一次更新是2003年推出ATX 2.0標準,19年后這一標準終于迎來升級換代,升級為全新的ATX 3.0標準。
新標準突出的升級,就是針對顯卡供電,特別增加了名為“12VHPWR”的新接口,12+4個針腳,供電能力超過450W,高可達600W,這個接口已經在RTX 3090 Ti以及RTX 4080、RTX 4090上搭載。目前來看,AMD和Intel快會在下一代產品上采用新的12VHPWR接口。
縱觀2022年的電源市場,并沒有太多能夠實際牽動玩家消費的點。就產品層面來說,現在主推的賣點都已經玩了好幾年,很難玩出新花樣。
新的賣點也只是12VHPWR接口,除非現在的電源廠商能夠推出新的ATX12VO電源標準設計的電源,將主板的24針電源接口改變,不然以目前的產品只能通過提升品質、降低價格的方式來吸引玩家。
總的來說,現階段ATX12V電源的技術更加成熟,而新的ATX12VO更屬于戰未來的技術,更何況上游廠商并不認為現有的ATX12V電源會阻礙PC硬件的進一步發展,所以接下來幾年應該會是ATX 3.0標準的電源占據主流,ATX12VO應該還需要再等等。
機箱潮流不變,深度優化細節
RGB有效提升200%性能,玩家對于機箱外觀設計的喜好也是不斷變化的,之前的機箱熱衷于使用二次元進行聯名,不少極具個性的游戲機箱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但對機箱市場影響有限。
因為近幾年游戲玩家更熱衷于玩燈,主板、顯卡、內存、SSD、散熱器、風扇、鼠標、鍵盤、顯示器等你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硬件上,燈光都成為不可或缺的裝飾方案。
今年的DIY裝機市場流行海景房裝機,因此為了迎合多數游戲玩家的口味,現在的機箱除了會在機身設置LOGO燈牌、RGB燈帶等提升自身顏值之外。
為了能更好地呈現內部硬件的燈效,大多數機箱會在側面板和前面板上鑲嵌一塊透光率高達90%的鋼化玻璃,機箱內部細節一目了然,讓整臺主機更具電競氛圍。
另外今年的ITX機箱也逐步成為玩家的至愛,一臺性能夠用、體積小巧的ITX主機在體積級便攜性上要優于傳統主機。
因此不少廠商也推出了不少優質的ITX機箱,像鑫谷的斜桿青年既結合了今年主流的海景房裝機和ITX的優點;也有不少廠商另辟蹊徑,手提式ITX機箱橫空出世,像閃鱗S300、喬思伯BO100都是其中不錯的代表。
總結
去年和今年對于整個DIY市場來說都是一場寒冬,芯片荒和挖礦的雙重沖擊下讓不少DIY硬件供不應求,顯卡一度加價,游戲玩家怨念重重,雖然顯卡廠商在過去這兩年賺了不少錢。
但長遠來看顯然是弊大于利,畢竟游戲玩家也不想被收割,加之目前的PC游戲沒有劃時代的技術誕生,不少玩家手上的老硬件還可以再戰,這只會讓未來的DIY市場更加難過。
雖然現在DDR5、SSD等其他硬件的價格都在往下探,價格逐漸親民,但DIY中重要的顯卡還是居高不下,40系的價格沒有30系的性價比,買30系又擔心礦卡,而隔壁的A卡和I卡除非價格合適、供貨充足,并且能夠建立起生態,才有可能吸引一波持幣觀望的玩家升級。
作為一個PC游戲愛好者來說,見到DIY市場的寒冬也是頗為難受,只希望DIY市場能夠在未來的兩到三年里走出困境,不過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并非一兩個廠商能夠改變,還需要整個行業的努力,供需穩定、價格合理、積極思變、有劃時代的游戲或硬件推出才能將消費者從平板、游戲本等其他市場中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