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消息,近期Gartner發布了最新的2022年中國智慧城市技術成熟度曲線,相比2021年,新曲線增加了3項新技術,同時研究發現,政務云在曲線上已經相對成熟,進入普及應用的階段。
智慧城市是一套多元復雜的巨系統,服務商如何對接政府技術把控需求成為巨大考驗。Gartner研究副總裁相斌斌表示,2022年中國智慧城市技術成熟度曲線希望幫助政府及智慧城市生態企業對智慧城市建設有整體清晰理解。
談及智慧城市建設,相斌斌向TechWeb表示,智慧城市是一套多元復雜的巨系統,對各項系統建設沒有通用優先級,每個城市和地方特色都不同,所以在應用系統建設上要根據自身特點來選擇最符合需求的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的優先級。
在智慧城市安全性建設方面,相斌斌強調,智慧城市的安全性既涵蓋了傳統的IT安全要保障的機密性、數據完整性和可用性、數據不丟失等;更涉及到人和環境的安全,包括隱私保護、人的安全、環境的安全,以及基礎設施的可靠性等等,這些都是智慧城市安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增3項新技術 86%技術處于“泡沫谷底期”之前
Gartner 2022年中國智慧城市技術成熟度曲線覆蓋28種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的新興技術。
和2021相比,2022年中國智慧城市技術成熟度曲線新增了3項新技術,分別是“跨行政職能的政府服務”、“綠色能源”、“城市能源管理平臺”。
相斌斌介紹,“跨行政職能的政府服務”以“一網通辦、跨省通辦、一網通管”等為代表。這兩年在中國的各個城市中,對跨職能的政務服務的建設已經度過了“炒作期”開始有比較理性的思考。但是要注意到在數據共享、底層平臺構建、信息安全、隱私保護、數據使用等層面均有一些阻力,我們目前預計“跨行政職能的政府服務”經過谷底期的時間大概是2-5年的時間節點,之后會真正開始進行規模化的部署。
“綠色能源”和“城市能源管理平臺“方面,相斌斌表示,隨著雙碳目標的落實,新能源的部署都會成為未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經做了城市級別的能源管理平臺的一些雛形。這個能源管理平臺本身應該是一個跨生態的平臺,它管理的不僅僅是政府本身行政大樓、城市基礎設施,還包含了整個在智慧城市中的生態,如工業、樓宇等。
整體來看,Gartner 2022年中國智慧城市技術成熟度曲線涵蓋的28項新興技術有86%處在“泡沫谷底期”之前,即將要度過“谷底期”。另外,有一半以上的技術還需要在5年以上的時間才會能夠達到實質性的生產高峰期。
政務云進入規模化部署階段
不過一個值得欣喜的變化是,和2021年相比,今年政務云已經到了產生實質性規模化的高峰期起始階段。
同時,Gartner對政務云進入“成熟”的時間點也進行了調整。從去年的“2-5年”,調整為“<2年”。也就是意味著Gartner認為“政務云”這項應用/技術/市場會在未來兩年之內真正形成普及化應用并給用戶帶來實質性收益。
相斌斌分析稱,多方面的合力推動了政務云的額規模化部署。
一方面,政策方面,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提到“集約建設政務云平臺和數字中心體系,推進整個政務信息系統云遷移的工作。另外,《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里面也明確提到要“加快政務數據共享”等。
另有方面,近幾年的疫情,讓政府層面的“疫情防控”常態化,實行精準防控、精細化管理是各個地方政府很重要的訴求。這從某種程度上有促使了政務上云的因素。
此外,除了早期中大型城市在政務云投資外,近2年,一些地級行政區中有大量的地級市在開始進行招標、在做政務云的建設。
相斌斌總結來稱:“基于上層政策層、應用場景的豐富以及需求下沉等多方面的因素拉動,促使我們看到今年對整個政務云變化做的調整”。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19-2456-0.htmlGartner:2022年政務云在中國已進入規模化部署階段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