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聞聲”到“識鳥”:西安都市青年解碼“自然密語”
中新社西安8月2日電 題:從“聞聲”到“識鳥”:西安都市青年解碼“自然密語”
原標題:從“聞聲”到“識鳥”:西安都市青年解碼“自然密語”
中新社記者 張一辰 黨田野
在西安西郊的林間湖畔,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手持望遠鏡或相機,用鏡頭追尋鳥兒。羽毛紋路、飛行姿態、清脆的鳴唱,鳥兒的一舉一動,都受到這些都市青年的關注。
“觀鳥就像開盲盒。”作為觀鳥活動的專業講解師,西安青年海風對此有著自己的理解。“同一片林子,每天都可能邂逅不同的驚喜。從室內的知識講座,到分發設備后實地觀察,再到當日的復盤總結,通過上述環節,越來越多初次接觸觀鳥的‘小白’推開了自然之門。”
隨著中國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從城市公園到鄉村田野,處處可見鳥類靈動的身影,更催生出“推窗見綠、出門觀鳥”的城市新景。在西安,不少年輕人開始加入觀鳥群體。他們在戶外觀察的過程中,親近自然、放松身心,同時了解更多環保知識。
作為觀鳥活動的組織者,西安“90后”顏溪莎表示,觀鳥的核心原則是“不驚擾”。“并非每次都能直接看到鳥。”她說,“但通過聽聲辨羽,甚至觀察活動痕跡,也能捕捉到它們的生命密碼。這正是團隊推廣觀鳥的初心——于細微處讀懂自然。”
記者在西安的一處觀鳥集合點看到,十余位觀鳥愛好者陸續抵達,在講解師的帶領下,學習鳥類知識。
7月下旬,西安觀鳥愛好者參加活動。 中新社記者 黨田野 攝
“觀鳥的魅力在于它顛覆了許多人對城市自然的刻板印象。”參與者冀漢卿對此深有感觸,“以前只認識麻雀、烏鴉等幾種鳥,也感覺它們離我很遠。而通過今天的活動,看到了許多曾經只在畫冊與視頻中看過的種類,真切體會到鳥類無時無刻不在與我們共生。”
“觀鳥并非要深入山林腹地,留心觀察身邊的鳥種,同樣是極好的方式。”海風在談及一些觀鳥誤區時表示,很多熱心人士因不懂鳥類習性而去救助學飛的幼鳥,反而造成了傷害。“了解它們,才能正確守護它們,比如將掉落的幼鳥移離道路放回樹枝,遠比帶回家喂小米更科學。”
從“只聞其聲不見其鳥”,到“對號入座”“如數家珍”,認知的提升,不僅依賴望遠鏡的鏡頭,更源于方法的轉變。對自然的尊重與審慎,也是觀鳥活動傳遞的重要理念。
觀鳥活動在西安正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參與。顏溪莎認為,觀鳥活動讓很多年輕人從“低頭族”變為“抬頭族”,在解鎖自然觀察新視角的同時,也提升了自然保護的意識。
在海風看來,“在遠處借助望遠鏡靜靜觀察鳥兒,沉浸于自然之中,獲得深度放松,已成為都市年輕人應對快節奏生活、尋找松弛感的一種方式。”(完)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02-34857-0.html西安都市青年解碼“自然密語”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看,“小慢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