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蕁麻疹可通過中藥內服、針灸療法、穴位敷貼等中醫療法治療。慢性蕁麻疹通常由風邪侵襲、氣血失調、脾胃虛弱等原因引起,表現為皮膚風團反復發作、瘙癢難忍等癥狀。
中藥內服是慢性蕁麻疹的常用治療方法,可根據證型選擇方劑。風寒型可使用桂枝湯加減,成分包括桂枝、白芍、生姜等,有助于祛風散寒。風熱型適用消風散,含荊芥、防風、蟬蛻等,能清熱疏風。氣血兩虛者可選用玉屏風散,含黃芪、白術、防風等,具有益氣固表作用。中藥需由中醫師辨證施治,避免自行用藥。服藥期間可能出現胃腸不適,建議飯后服用以減輕刺激。
針灸通過刺激經絡穴位調節氣血運行,對慢性蕁麻疹有較好療效。主穴常選曲池、血海、三陰交等,配穴可根據癥狀加減。風團泛發加風市穴,瘙癢嚴重加膈俞穴。針刺采用平補平瀉手法,留針20-30分鐘,隔日治療一次。艾灸適用于虛寒型患者,可在神闕、關元等穴位施灸。針灸治療需由專業醫師操作,皮膚破損處禁止施針。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暈針反應,需及時告知醫師。
穴位敷貼將藥物貼于特定穴位,通過透皮吸收發揮治療作用。常用穴位包括神闕、涌泉、大椎等。藥物多選用白鮮皮、地膚子、苦參等研磨成粉,用醋或姜汁調敷。敷貼時間一般為4-6小時,皮膚敏感者縮短至2小時。敷貼后可能出現局部皮膚發紅、輕微灼熱感,屬正常反應。若出現水皰或劇烈瘙癢需立即停用。敷貼期間避免接觸冷水,防止受寒加重病情。
慢性蕁麻疹患者除接受中醫治療外,需注意避免誘發因素。保持居住環境清潔干燥,減少塵螨接觸。飲食宜清淡,忌食海鮮、辛辣等發物。穿著寬松棉質衣物,避免摩擦刺激皮膚。調節情志,避免緊張焦慮。適當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增強體質。治療期間定期復診,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方案。若癥狀突然加重或出現呼吸困難等表現,應立即就醫。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9379-0.html慢性蕁麻疹中醫怎么治療 淺析慢性蕁麻疹的三個中醫療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過敏性紫癜復發的癥狀有什么
下一篇: 白塞病病人要忌口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