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體是人體針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產生的保護性抗體,主要通過疫苗接種或自然感染后產生,能夠中和病毒并預防感染。檢測乙肝表面抗體水平可評估免疫狀態,陽性結果通常提示具有免疫力。
乙肝表面抗體由B淋巴細胞識別病毒表面抗原后分泌,其Y型結構可特異性結合病毒顆粒。疫苗接種后約1-2個月出現有效抗體,自然感染后抗體產生時間與病毒清除速度相關。抗體滴度超過10mIU/ml即具有保護作用。
乙肝五項檢查中表面抗體陽性表明存在免疫保護,陰性者需補種疫苗。抗體水平會隨時間下降,高危人群需定期監測。接種后無應答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異常,需進一步檢查。
健康人群全程接種后應答率超過90%,但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可能出現低應答。免疫抑制患者需增加劑量或次數。抗體水平不足者可加強免疫1-2針。
乙肝表面抗體陽性母親可通過胎盤將抗體傳給胎兒,新生兒出生后需按0-1-6月程序接種疫苗。母親高病毒載量時需聯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斷成功率超過95%。
醫務人員、血液透析患者等高風險職業需保持抗體水平大于100mIU/ml。免疫功能低下者建議每1-2年檢測抗體,低于保護閾值時需及時補種。
保持規律作息和均衡飲食有助于維持免疫功能,富含優質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魚類、蛋類、西藍花等可促進抗體生成。避免酗酒和過度疲勞,接種疫苗后注意觀察局部反應。高危暴露后應立即檢測抗體水平,必要時進行被動免疫。定期體檢時建議包含乙肝五項檢查,特別是家庭成員中有乙肝病毒攜帶者時。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22543-0.html乙肝表面抗體介紹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什么食物預防肝癌最好
下一篇: 黃疸和肝炎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