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營養不良主要由能量消耗增加、消化吸收障礙、炎癥反應、藥物副作用及心理因素共同導致。常見原因包括長期缺氧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呼吸肌耗能增加、反復感染引發的全身炎癥反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影響蛋白質代謝,以及焦慮抑郁引起的食欲下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氣道阻力增大,呼吸肌做功顯著增加,靜息能量消耗可比健康人群高出許多。呼吸肌持續超負荷工作會導致基礎代謝率上升,同時患者常伴有活動后氣促,進一步加劇能量消耗。這種長期高代謝狀態若未通過飲食補充足夠熱量和蛋白質,容易造成肌肉萎縮和體重下降。
慢性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可導致胃腸黏膜充血水腫,影響消化酶分泌和腸道蠕動功能。部分患者合并右心衰竭時會出現胃腸道淤血,加重惡心、腹脹等消化道癥狀。長期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可能延緩胃排空,這些因素共同導致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和吸收利用率降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會釋放大量炎癥介質如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介素-6,這些細胞因子可促進蛋白質分解代謝,抑制肝臟白蛋白合成。反復肺部感染還會激活全身免疫系統,持續消耗體內氨基酸儲備,導致骨骼肌蛋白分解加速,形成惡病質狀態。
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片可能引起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強,同時抑制肌肉蛋白質合成。茶堿類藥物如氨茶堿片可能刺激胃腸黏膜,導致惡心嘔吐。部分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在治療感染時可能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影響維生素K等微量營養素吸收。
長期呼吸困難可能導致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部分患者因進食時氣促加重而產生恐食心理。獨居老人可能因行動不便導致食物采購困難,經濟條件受限者可能難以保證高蛋白飲食。這些因素共同造成食物攝入量不足,形成營養不良的惡性循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保證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入足夠熱量和蛋白質,優先選擇易消化的優質蛋白如魚肉、蛋清和乳清蛋白粉。可采取少量多餐方式減輕進食負擔,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腸內營養制劑。定期監測體重、血清前白蛋白等營養指標,合并明顯營養不良時應及時至臨床營養科就診,制定個體化營養支持方案。同時需注意口腔衛生和進食體位,餐后保持坐位休息避免反流誤吸。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18878-0.html什么原因造成COPD患者的營養不良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肝功能8項包括哪些
下一篇: 感冒咳嗽能吃海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