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溶血性黃疸可能由母嬰血型不合、紅細胞膜缺陷、紅細胞酶缺乏、血紅蛋白異常、感染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皮膚黏膜黃染、嗜睡、拒奶等癥狀。可通過藍光照射、藥物治療、換血療法等方式干預。
母親與胎兒ABO或Rh血型不合時,母體產生的抗體通過胎盤破壞胎兒紅細胞。常見于O型血母親懷有A/B型胎兒,或Rh陰性母親懷有Rh陽性胎兒。患兒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可能伴有貧血和肝脾腫大。需監測膽紅素水平,膽紅素超過257μmol/L時需藍光治療,嚴重者需輸注白蛋白或免疫球蛋白。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等膜蛋白異常會導致紅細胞脆性增加,在脾臟過早破壞。黃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現,伴有面色蒼黃和脾臟腫大。確診需進行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輕度病例可補充葉酸片,重度貧血需輸注懸浮紅細胞。脾切除手術需延遲至5歲后實施。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患兒接觸樟腦丸、磺胺類藥物等氧化劑后發生急性溶血。黃疸進展迅速,尿液呈濃茶色,可能引發膽紅素腦病。急性期需停用誘發藥物,靜脈滴注碳酸氫鈉注射液堿化尿液,重度溶血可使用氫化可的松注射液抑制免疫反應。
地中海貧血患兒因珠蛋白肽鏈合成障礙導致無效造血,黃疸程度與基因型相關。重型β地貧出生后3-6個月才顯現癥狀,需定期輸注去白紅細胞懸液配合地拉羅司分散片祛鐵治療。α地貧血紅蛋白Bart's胎兒水腫綜合征多在宮內死亡。
巨細胞病毒、弓形蟲等宮內感染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并破壞紅細胞。患兒除黃疸外常有肝脾腫大、血小板減少和顱內鈣化。確診需檢測病原體IgM抗體,更昔洛韋注射液適用于巨細胞病毒感染,螺旋霉素片用于弓形蟲感染,同時需進行換血療法降低膽紅素。
母乳喂養的產婦應避免進食蠶豆及其制品,減少誘發G6PD缺乏癥風險。每日監測黃疸消退情況,觀察患兒精神狀態和吃奶量。保持室內光線明亮有助于發現黃染加重,但禁止直接陽光暴曬。出院后定期復查血常規和肝功能,按醫囑補充維生素AD滴劑促進造血功能恢復。出現反應差、抽搐等膽紅素腦病征兆需立即返院治療。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18776-0.html新生兒溶血性黃疸是怎么回事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缺鐵性貧血哪些藥
下一篇: 小孩流鼻血是白血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