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低血糖可能由胰島素分泌異常、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藥物副作用、飲食不規律、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胰島β細胞功能紊亂可能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常見于胰島素瘤或早期糖尿病患者。這類患者需通過動態血糖監測明確診斷,必要時需手術切除腫瘤或調整降糖方案。
糖尿病神經病變或帕金森病等疾病會影響交感神經反應,導致低血糖預警機制失效。這類患者需加強血糖監測,隨身攜帶葡萄糖片應急。
胰島素促泌劑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等磺脲類藥物可能引發低血糖,β受體阻滯劑會掩蓋低血糖癥狀。用藥期間需定期復診調整劑量,避免空腹服藥。
長時間空腹、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或運動過量會導致血糖儲備耗竭。建議采取少量多餐方式,每3-4小時補充含復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糖原合成與分解異常,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者升糖激素分泌不足。這類患者需治療原發病,必要時進行激素替代治療。
神經性低血糖患者應建立規律作息,每日攝入150-200克復合碳水化合物如燕麥、糙米等,避免精制糖類。可進行太極拳、散步等溫和運動增強自主神經調節功能,隨身攜帶醫療警示卡。發作時立即進食15克快速吸收糖類如果汁,15分鐘后復測血糖。定期進行糖化血紅蛋白和神經傳導檢查,合并自主神經病變者需使用血糖動態監測系統。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15531-0.html神經性低血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老年糖尿病的臨床特點有哪些
下一篇: 促甲狀腺激素高的不良后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