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可能由自身免疫損傷、碘攝入異常、藥物因素、垂體病變、甲狀腺手術或放療等原因引起。
橋本甲狀腺炎是最常見的病因,患者體內產生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導致甲狀腺組織逐漸被破壞。該病多見于30-50歲女性,早期可能僅表現為甲狀腺腫大,隨著病程進展會出現促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
長期碘缺乏會影響甲狀腺激素合成,常見于山區等缺碘地區;而碘過量可能抑制甲狀腺功能,多見于沿海地區或過量服用含碘藥物。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成人每日碘攝入量為150微克。
治療甲亢的硫脲類藥物如丙硫氧嘧啶可能引發藥物性甲減,鋰制劑、胺碘酮等藥物也會干擾甲狀腺功能。使用這些藥物期間需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發現異常應及時調整用藥方案。
垂體腫瘤、產后大出血等導致的垂體功能減退,會引起促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這類中樞性甲減常伴有其他垂體激素缺乏癥狀,如閉經、低血壓等,需進行垂體核磁共振檢查確診。
甲狀腺全切術后必然發生甲減,放射性碘治療后約40%患者會出現永久性甲減。頭頸部放療也可能損傷甲狀腺,這類患者需要終身服用左甲狀腺素鈉替代治療。
預防甲減需注意均衡碘攝入,成人每日可食用5-6克碘鹽,海帶紫菜每周食用1-2次即可滿足需求。適度運動有助于改善甲狀腺血液循環,建議選擇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出現乏力、怕冷、體重增加等癥狀時應及時檢查甲狀腺功能,確診后需遵醫囑規范用藥并定期復查,避免擅自調整藥物劑量。冬季應注意保暖,保證充足睡眠,保持樂觀心態對病情控制有積極作用。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15431-0.html誘發甲減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甲狀腺5級醫生為什么不建議穿刺
下一篇: 甲亢會導致哪些部位出現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