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在肝臟CT檢查中主要表現為肝臟形態改變、肝實質密度不均、門靜脈高壓征象、肝內結節性病變以及脾臟增大等特征。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發展的終末階段,早期識別CT表現有助于及時干預。
肝硬化患者肝臟體積通常縮小,右葉萎縮明顯而左葉代償性增大,肝緣呈波浪狀或結節狀凹凸不平。肝裂增寬、肝門區結構紊亂是典型表現,嚴重者可見肝葉比例失調。這些改變與肝細胞壞死、纖維組織增生導致的肝結構重塑直接相關。
CT平掃顯示肝實質呈彌漫性密度減低,伴有多發斑片狀高密度影,增強掃描可見不均勻強化。脂肪變性區域呈低密度,纖維瘢痕組織則表現為線狀或地圖樣強化延遲。這種"馬賽克"樣改變反映肝細胞損傷與再生結節并存的病理特征。
門靜脈主干直徑超過13毫米,脾靜脈迂曲擴張,可見臍靜脈重新開放或胃底食管靜脈曲張。增強CT可能顯示門靜脈血流方向改變或血栓形成。側支循環建立是門脈系統壓力持續升高的直接后果,也是消化道出血的重要風險標志。
再生結節多表現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直徑通常小于10毫米;不典型增生結節可能出現動脈期強化。惡性結節往往邊界不清、強化方式異常。動態增強掃描有助于鑒別結節性質,對于早期發現肝細胞癌具有重要價值。
脾臟長徑超過12厘米伴實質強化不均,可能合并脾功能亢進。部分患者可見腹腔積液、膽囊壁水腫或腸系膜水腫。這些繼發改變反映門脈高壓已導致多系統受累,往往提示肝硬化進入失代償期。
肝硬化患者日常需嚴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藥物,建議采用優質蛋白、低脂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K。定期監測甲胎蛋白和肝功能指標,每6-12個月進行超聲或CT隨訪。合并食管靜脈曲張者應進食軟質食物,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腹壓驟增。出現意識改變或嘔血等表現需立即就醫。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13820-0.html可導致肝硬化疾病的肝臟CT表現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掛什么科
下一篇: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高有哪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