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國家醫保局啟動2025年全國全民參保集中宣傳月活動。對于基本醫保的認知,部分公眾可能還存在一些誤區。比如,近日網上流傳說“藥監局批準藥品超15萬個,醫保目錄只納入了3000多種,僅占2%”,這一消息引發大家關注,事實真是如此嗎?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震:這個完全是對數字統計口徑的誤讀。國家醫保藥品的目錄,它統計的是通用名。藥監局給同一個通用名下,不同的劑型、不同的規格、不同的商品名、不同的商標的藥品,都有一個批準的文號,如果按這個品種來統計,就有十幾萬種藥品。但是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不是按這個藥品的品種來統計的,是按照藥品的通用名來統計的,只要有相同的化學成分化學試劑,就叫它是一個品種。

以“阿莫西林”為例,無論市場上有多少個廠家生產,無論是膠囊、顆粒、注射劑,在醫保目錄中均認定為1種藥品。按此統計,截至2024年底,我國境內生產藥品批準文號超15萬件,有銷售記錄的藥品有11萬余件。若對醫保目錄內3159種藥品的批準文號進行換算,其批準文號超7萬件,約占全國市場有銷售記錄藥品的63%,能滿足絕大多數臨床需求。
國家基本醫保用藥兼顧臨床必須與經濟性
可能有人要問,為什么不把所有批準上市的藥品都納入醫保目錄呢?這就涉及國家基本醫保用藥的一些原則和標準。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震:國家藥監局批準之后上市的藥品,是按照臨床安全有效,醫保基金可承受的標準,把上市的藥品納入到醫保的目錄當中去。
國家醫保局已連續7年開展藥品目錄調整工作,累計將835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同時438種臨床已被淘汰、長期未生產供應且可被其他品種替代的藥品被調出目錄。國家基本醫保用藥兼顧臨床必須與經濟性,比如主要起滋補作用的藥品、含瀕危野生動植物藥材的藥品等,不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醫保只報銷便宜老藥 新上市藥品不能報銷?
有人說,醫保只報銷便宜的老藥,新上市的藥品醫保不能報銷。這是真的嗎?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震:醫保藥品目錄中的藥不區分老藥,區分的是它是不是好藥,是不是真的對患者病情的救治真正起到作用的好藥。近幾年國家醫保局加大了對新上市創新藥好藥納入醫保目錄的工作,有幾十種上百種的創新藥,都放到醫保目錄當中來了。

專家介紹,國家醫保局通過每年的醫保目錄談判,將許多新藥、好藥、救命藥及時納入報銷范圍,特別是很多抗癌新藥獲批不到1年就被納入目錄范圍。比如近幾年國際上熱門的免疫治療類藥物,醫保目錄中已經有6款,納入醫保后患者的負擔大幅減輕。
對于進口藥醫保不報銷的說法,專家介紹,醫保報銷不區分生產廠家,只要在醫保目錄內就能報銷。
住院滿15天需要出院是醫保的規定?
長期以來,對于住院患者還有一種說法:醫保規定,住院滿15天就需要出院。這又是真的嗎?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震:住院多少天是合適的,不是由政策來決定,是由醫生、醫院和患者他們對于病情的判斷來決定的。一些重病,比較嚴重的疾病,需要住很長時間的院,那也是沒有問題的,醫保從來沒有規定說15天就要出院。在以前一些地方的醫療機構出于種種原因,有這種土政策,但是現在按照國家醫保局統一的要求,在全國進行清查,不允許有這種有關于治療的限制性政策。

按照醫保支付政策,一般來說,醫保部門會通過歷史數據精準測算,為醫院劃定每年的醫保額度。而一些醫院把這一限額分解到科室、下達到醫生,醫生又將醫保報銷費用分攤到每一個住院病人身上,患者一旦醫藥費“超標”,就會“被出院”。而實際上,醫保限額是給醫院全院設定的指標,并不是每一個病人的標準。
國家醫保局表示,對少數醫療機構將醫保支付標準的“均值”變“限額”、以“醫保額度到了”的理由強行要求患者出院、轉院或自費住院的情況,參保人可以向當地醫保部門反映,將嚴格按照醫保定點協議對醫療機構進行處理。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2-23705-0.html醫保只能報銷便宜老藥系謠言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醫保只能報銷便宜老藥系謠言
下一篇: 醫保只能報銷便宜老藥系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