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科中心脊柱與骨腫瘤病區成功為一名重型血友病A型患者完成西北地區首例血友病膝關節屈曲攣縮畸形外固定架矯形術。目前,患者已能在助行器輔助下站立并開始行走。“當時第一天來的時候特別激動,十幾年了,頭一次看到自己能走路的希望。”患者王先生欣喜地說。
25歲的王先生是一名重型血友病A型患者。由于長期關節出血繼發關節攣縮,他已有十余年無法下地行走,一直被“困”在輪椅上。為了幫助兒子實現重新行走的夢想,王先生的母親帶兒子前往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科中心脊柱與骨腫瘤病區,求診于張廷副主任醫師。
張廷檢查發現,患者雙側膝關節均存在明顯的伸直受限,以右側為甚。即便用力伸展,右膝也只能達到90°,大腿與小腿仍呈直角,完全無法滿足直立行走的基本需求。要將膝關節從90°屈曲矯正至接近伸直狀態,無疑是一項艱巨挑戰。更棘手的是,王先生患有血友病,術中術后出血風險極高。因此,術前規劃顯得尤為關鍵。在脊柱與骨腫瘤病區王棟主任的帶領下,張廷副主任醫師與李京住院醫師團隊經過反復論證,最終從多種矯形方案中選擇了Ilizarov外固定架技術該方案能在避免血管、神經損傷的同時,以緩慢、漸進、可控的方式逐步矯正畸形,最終實現可預期的治療效果。
手術中,張廷副主任醫師、李京住院醫師、劉亭住培醫師為患者實施了手術,對患者右膝關節進行了充分的軟組織松解后精準地安裝了llizarov外固定架,術后以平均每天拉伸1mm的速度逐步進行矯正。
在隨后近兩個月的治療過程中,醫護團隊與患者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術后疼痛、傷口感染及針道出血等并發癥。經過康復科張司鐸治療師的精心康復指導,王先生最終在拆除外固定架后,右膝關節活動度從術前的90°屈曲攣縮改善至20°。
目前,王先生已能在助行器輔助下站立行走。后續還需要在康復科治療師的指導下,克服肌肉萎縮、骨質疏松等康復難關,逐步實現獨立自如行走的目標。
張廷介紹,血友病是罕見病中的“常見病”,屬于一種遺傳性出凝血功能障礙疾病,發病率約為萬分之一。該病易引發肌肉、骨骼、關節甚至臟器的出血癥狀,若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治療,可能導致患者終生殘疾甚至危及生命。張廷特別提醒:血友病患者發生出血時,應及時前往血液內科或小兒血液內科專科就診,接受規范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療。日常生活中,血友病患者需避免外傷及高強度劇烈運動。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2-16885-0.html西安交大二附院完成西北首例血友病膝關節屈曲攣縮畸形外固定架矯形術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助力殘疾人更高質量就業
下一篇: 行走在黃土高原的健康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