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外科曹振杰主任團隊聯合麻醉手術部,成功為一名9歲女童完成單孔腹腔鏡下腹膜后巨大腫物切除術,以高超技術為患兒解除病痛,彰顯了交大一附院小兒外科的精湛水平與人文關懷。
體檢發現隱匿危機 巨大腫物威脅健康
這名9歲的患兒右側腹膜后巨大腫物,CT下測量腫物達、57mm×40mm×65mm,并且毗鄰解剖復雜----周圍臟器血管受擠壓均發生不同移位:右側腎上腺受壓移位、與病灶邊界不清;下腔靜脈受壓向右前移位,同時還毗鄰肝臟鄰近肝右葉明顯受壓呈弧形;右側腎臟受壓;胰頭及十二指腸被向左前擠壓移位。復雜的解剖毗鄰關系以及腫物巨大的占位效應,加之不明確良惡性,若不及時干預恐引起嚴重的不良后果(如高血壓、腸梗阻、腫瘤侵犯轉移等)。然而,患兒腹腔空間狹小,腫物大且深,加之復雜的解剖關系,使得手術風險極高。
多學科協作攻堅 單孔微創破難題
為了以最小的代價解決問題,曹振杰主任團隊聯合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學科專家,經過嚴謹的術前評估與討論,最終決定采用單孔腹腔鏡技術實施腫物切除。術中探查見:腫物將膽囊及肝臟向前頂起,右側腎上腺向右側擠壓推移,下腔靜脈與十二指腸被向前擠壓推移。腫物系實性橢球形,質地堅韌不能推動,包繞于右側腎上腺、右側腎動靜脈、下腔靜脈及腹主動脈之間。其中右腎上腺靜脈橫跨腫物表面,且腫物左緣與腰大肌粘連緊密。曹振杰主任團隊面對困難,精準操作、仔細分離,最終將腫物完整切除。在此過程中,團隊克服了三大難關:
操作空間受限:兒童腹腔較小,且單孔腹腔鏡技術下腫物的巨大占位效應使有效操作空間極度狹窄;
血管分離風險:腫物與下腔靜脈、腎動靜脈及腎上腺血管緊密相鄰,稍有不慎可能導致大出血;
臟器保護難題:腫物與周圍組織臟器粘連,需精準操作,避免臟器損傷。
憑借豐富的經驗和嫻熟的技術,團隊通過單孔腔鏡技術完整切除腫物,以最小的創傷為患兒解決了病痛。
微創美學兼顧 術后康復顯著
術后經過對癥治療,患兒已順利康復出院。單孔腹腔鏡技術的優勢在該案例中得到充分體現:
切口隱匿美觀:切口隱蔽于臍部,術后“無痕”,保護患兒心理健康;
快速康復:創傷小,疼痛輕;術后次日患兒即下床活動,1周出院;
明確診斷:以微創手段獲取完整病灶,病理結果為節細胞神經瘤,系良性疾病,家屬懸著的心終于放下。
專家呼吁:兒童定期體檢至關重要
曹振杰主任提醒家長:“兒童腹膜后腫物早期常無典型癥狀,多數通過體檢偶然發現。此次病例若非體檢及時檢出,腫物可能繼續生長并引發嚴重并發癥?!苯ㄗh每年為孩子進行腹部超聲檢查,尤其出現腹痛、不明原因高血壓或發育異常時更需警惕。
以技術守護童心 用愛心托舉未來
西安交大一附院小兒外科始終秉承“微創化、精準化、個體化”理念,此次高難度手術的成功,標志著團隊在兒童復雜腫瘤微創治療領域再上新臺階。未來,科室將繼續探索技術創新,為更多患兒提供安全、高效、溫情的醫療服務。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2-16365-0.html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為女童實施高難度單孔腹腔鏡腹膜后巨大腫物切除術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