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舉辦“未來已來——走近手術機器人”實踐課程活動,40名2024級本科生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參與了此次創新性實踐教學。這種實踐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醫學教育的時空限制,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身臨其境地感受了醫學的魅力?;顒盂`行了學?!霸缙诮佑|臨床、早期接觸科研、早期接觸社會實踐”的“三早”教育理念,潛移默化地增強了學生們對醫學的認同感和職業自豪感。
在理論教學環節中,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付德來作為項目負責人,以生動翔實的方式為同學們梳理了外科學發展史:從希波克拉底的醫學奠基,到維薩里的人體解剖學突破;從帕雷發明鴉嘴鉗,到塞梅爾維斯在產褥熱防治中的重大貢獻;從李斯特創立外科消毒法,到現代顯微外科、移植外科的蓬勃發展,直至當今最前沿的機器人外科技術。同學們聽完后深受觸動:“這段跨越兩千多年的醫學發展歷程,真是艱辛又偉大,令人震撼!”隨后,泌尿外科楊小杰老師系統闡述了手術機器人的發展歷程與技術演進,張棟老師則著重講解了手術室無菌操作規范。紀宗正教授全程參與教學督導,高度評價了課程的前沿性和創新性,并就未來教學改革提出了寶貴建議。
在實踐環節中,付德來老師通過生動演示詮釋了“趣味性實踐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能培養創新思維和臨床意識”的教學理念。他嫻熟操控手術機器人機械臂,在直徑不足1厘米的雞蛋蛋膜破口上完成精密縫合。令人驚嘆的是,縫合后的雞蛋完全達到滴水不漏的完美效果。這些經過“手術”的雞蛋隨后被放入孵化箱,21天后或將見證新生命的誕生奇跡。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學科帶頭人種鐵教授指出,該實踐項目是學校深化醫教協同改革的重要成果,生動詮釋了“實踐育人”的教育理念。為貫徹落實國家醫學教育改革系列文件精神,西安交通大學持續創新醫學實踐教學模式,通過“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接觸科研、早期接觸社會實踐”的“三早”培養體系,著力培育兼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時代醫學人才,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2-16061-0.html西安交大二附院創新實踐課讓醫學生“早期接觸”手術機器人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