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癲 AI 社交 App,剛上架蘋果商店 3 天就火了:
根據網友分享的試玩體驗,它能讓你成為世界的主角,注冊就送百萬粉絲,但全都不是真人,隨便發什么帖都有大批機器人回復點贊。
雖然都是假的,但居然很多人玩過之后表示,“很上頭”。
作者公布后臺注冊人數統計,上升曲線陡峭,或考慮加上邀請限制。
比如一位網友發的是“我想辭職去開一家羊駝農場”。
評論區有提供鼓勵的如“追夢去吧,羊駝就是可持續農業的未來”,也會有噴子來質疑你“你考慮過經濟可行性嗎?”。
他表示玩起來讓人渴望那種瞬間獲得關注和反饋的感覺,總結下來體驗就像:
口袋里裝了一個由顧問、心理醫生和拉拉隊組成的個人咨詢委員會。
感覺很好,過于好了。
大多數人在(傳統)社交媒體上都獲得不了這種體驗,他們對著虛空尖叫,但沒人在意。
這款 App 名字就叫 SocialAI,剛剛上架蘋果商店,國區也可以下載。
作者稱其為“治療、日記或只是感覺被傾聽的工具”。
對此,有網友評價它是“多巴胺即服務”。
還有人發出警告,別下載,真的上癮。
直接用蘋果賬號登錄 SocialAI,立即可以定制關注者的類型。
如果你想體驗一把“夸夸群”,可以選擇“支持者”、“粉絲”、“樂觀者”、“拉拉隊隊員”等
如果你想擁有私人顧問團,可以選擇“思想者”、“點子王”、“遠見者”、“高智商”。
純粹惡搞的話也可以選擇“網絡巨魔”、“噴子”、“樂子人”、“懷疑論者”……
如果用中文發帖的話,AI 大概率會默認回復英文,不過可以把個人資料當成提示詞,要求 AI 用中文回答。
我們均衡的選擇幾種關注者類型,分享一條游戲通關的喜悅,很快就有大量回復出來捧場。
不過中間也時不時出現反思怪,“這一切真的值得嗎”:
如果對關注者類型不滿意了,也可以在發帖時臨時更改“給誰看”,操作很像微信朋友圈分組。
更多網友開始下載體驗,玩得不亦樂乎。
比如有故意說反話挑事,等 AI 來反駁的。
也有拋出 AGI 哲學問題試圖與 AI 探討的。
隨著全球玩家逐漸增多,作者還更新了 50 種語言支持,并開始思考是否能打入語言學習應用多鄰國的市場。
創始人 Michael Sayman,17 歲入職 Facebook,后來輾轉 Google、Roblox、Twitter 做產品設計師。
2022 年,馬斯克收購 Twitter 后,他不滿于內部產品開發的速度變慢了,選擇出走創業,成立 Friendly Apps 公司。
在沒有產品的情況下,Sayman 花了一周時間融資 3 百萬美元種子輪資金,投資者包括 Product Hunt 創始人等。
當時他認為許多社交 App 都注重留存率,以此為指導設計的功能會慢慢惡化用戶的心理健康。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人們對彼此的了解越來越少,今天的社交應用沒有幫助,它們只會進一步孤立我們。
SocialAI 是他推出的第 3 款產品,之前還做過 AI 音樂排行榜,以及 AI 匹配約會應用。
Sayman 聲稱,他設計這款應用是為了幫助人們“感受到被傾聽的感覺,為他們提供反思、支持和反饋的空間”,就像一個“緊密聯系的社區”。
目前,SocialAI 可以免費下載,也沒有充值氪金要素。Sayman 表示在找到合適的 PMF(產品市場匹配度)之前,不打算籌集更多資金。
對于 SocialAI 幫助用戶心理健康的愿景,網友觀點不一。
有人認為在這里“每個人都在被實時地培養成自戀者”。
也有需要幫助的人確實得到了治愈,認為比去找心理醫生、比與現實生活中的朋友交流還要好。
也有人單純把他當成真的發帖之前的練習。
那么你會使用這樣一款“AI 朋友圈”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參考鏈接:
[1]https://x.com/gregisenberg/status/1836029083303477336
[2]https://techcrunch.com/2022/05/26/michael-sayman-friendly-apps-raises-3-million-for-apps-that-improve-peoples-mental-health-and-physical-well-being/
[3]https://techcrunch.com/2024/09/17/socialai-offers-a-twitter-like-diary-where-ai-bots-respond-to-your-posts/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ID:QbitAI),作者:夢晨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45-7590-0.html最癲 AI 社交 App“SocialAI”上線 3 天爆火,注冊即送百萬“粉絲”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