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9月25日晚,小米集團(以下簡稱“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開啟第六次年度演講,這一次演講的主題是《改變》。
“過去五年,無論是對小米還是我個人都是一場徹底的蛻變,我們從一家互聯網公司堅定邁向智能制造的新戰場。小米這一路的改變,遠不止于造車、芯片和高端化,更重要的是,我們用五年腳踏實地的努力,重塑了小米的骨骼和靈魂。”
在上半場長達一個小時的演講中,雷軍回顧了2020年以來小米在造芯和造車以及高端化道路上的艱辛歷程。
雷軍回憶道,2020年,小米迎來自己的十周年。當時,一個問題深深困擾著雷軍,“下一個十年該去向何處?”經歷半年時間、幾十場的復盤討論,終于明確了小米未來的發展道路:大規模投入底層核心技術,從“互聯網公司”走向“硬核科技公司”。
“自研手機SoC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線生機。芯片是小米成功的必由之路。”雷軍說,2021年小米重啟造芯,但上百億元的投入壓力巨大。面對內外部的質疑,雷軍明確回答,小米造芯絕對不會動搖。
最終,歷時三年,2024年5月22日,小米自研3nm芯片玄戒O1首次回片,當晚系統成功點亮,次日全模塊調通。一年后,2025年5月22日,玄戒O1和搭載這顆芯片的手機和平板正式發布。雷軍明確表示,小米造芯,至少干10年,至少投入500億元。
自研芯片的同時,小米還在推進小米汽車。在此次演講開始前的預熱環節,雷軍就曾把芯片和汽車比喻為家里兩個孩子,稱造車和重啟造芯,幾乎是同時做的決策,把小米前十年攢下的家底全押上了。“同時供家里兩個孩子上大學”,壓力巨大。
“造車、芯片每個項目都需要五六百億元的投入,壓力讓人窒息。”雷軍在演講中回憶道,2021年12月,小米SU7 Ultra正式立項,對標保時捷和特斯拉。為了實現超越賽道之王的夢想,小米曾經給德國紐博格林賽道(以下簡稱“紐北”)官方連發21封郵件,但沒有得到明確回復。終于有機會見面,對方的第一個問題是“中國手機廠為什么要來紐北?”最終,小米的雄心打動了對方,才有了后來SU7 Ultra沖擊紐北的故事。
雷軍還回顧了小米首款SUV的研發過程。雷軍稱,2022年的夏天,小米SU7開發正值最關鍵的階段,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小米YU7項目剛開始,就背負著“底牌”的使命。如果小米SU7不成功,它背負著力挽狂瀾的使命。
結果卻讓人驚喜,小米SU7獲得了空前成功。而小米YU7也再度成為爆款,發布后三分鐘的大定超過20萬輛,震撼了整個汽車工業,甚至因為太過驚人,引來了無數的質疑。
“改變,任何時候都不晚,五十來歲正是闖的年紀。”在演講的最后,雷軍感嘆道,“只要持續努力、不斷成長,每個人、每個團隊,都有機會‘逆天改命’。”
在演講結束后的下半場,雷軍還發布了小米17系列手機等新品,對標iPhone17系列。
(編輯 賀俊)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4-6754-0.html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開啟年度演講,回顧小米在造芯和造車上的歷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蘇寧易購再獲中央金融企業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