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葉琳
6月16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自6月23日起將包括組合式冰箱、烘干機、洗衣機等在內的8類鋼衍生品家電產品納入232調查關稅征稅范圍,這一舉措給眾多中國家電出口企業帶來了挑戰。面對美國對鋼制家電產品加征關稅的挑戰,中國家電企業憑借實力積極探尋應對之策并在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等行業組織的協力下,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2月10日,美國發布公告,調整美國鋼鋁進口政策,并要求美國商務部建立“納入程序”,適時新增適用于232關稅征稅范圍的更多“鋼鋁衍生品”;3月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實施鋼關稅》公告,列出了適用232調查征稅范圍的“鋼衍生品”清單;5月2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就該“納入程序”征求公眾評議。6月16日,美國商務部發布正式公告,決定自6月23日起對包括組合式冰箱、烘干機、洗衣機、洗碗機、冰柜、烹飪爐灶和電烤箱、廚房垃圾處理器、焊接金屬架在內的8類屬于鋼衍生品的家電產品納入232調查關稅征稅范圍,加征50%關稅。
此前,美國已對進口鋼鐵產品加征232關稅,此次將范圍從零件擴大到整機,對相關家電產品出口美國的企業產生了影響。為此,中國機電商會特別提醒,屬于此次調整征稅范圍的產品,應嚴格區分產品中的鋼成分(鋼含量)和非鋼成分(非鋼含量),就具體產品而言,僅鋼成分才屬于232關稅的適用范圍。根據美方相關公告,產品中的鋼成分,適用232關稅,不適用“對等關稅”;產品中的非鋼成分,不適用232關稅,將被征收“對等關稅”。
中國機電商會相關負責人認為,此次征稅政策對美國本土市場和全球家電產業鏈都將產生深遠影響。一方面,美國本土家電產品的銷售價格可能會因關稅增加而上升,抑制當地銷售,影響消費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征稅政策將使全球家電貿易鏈產業鏈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大,相關企業將面臨著更高的貿易成本和更復雜的市場環境。
中國是全球家電產業最大的生產國,美國是全球重要的消費市場和進口國。據中國機電商會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自全球進口上述涉案征稅產品金額為150.4億美元,其中自中國進口29.1億美元。具體來看,2024年,中國冰箱冷柜(含零件)對美國出口31.6億美元,對美出口占中國該品類出口總額的17.3%;中國電烤箱整機對美國出口15.8億美元,對美出口占中國該品類出口總額的19.3%;中國廚房垃圾處理器整機對美國出口4478.4萬美元,對美出口占中國該品類出口總額的48.8%;中國烘干機整機對美國出口7438.8萬美元,對美出口占中國該品類出口總額的10.1%;中國洗衣機(含零件)對美國出口5.3億美元,對美出口占中國該品類出口總額的8.3%;中國洗碗機整機對美國出口1.65億美元,對美出口占中國該品類出口總額的14.9%。從數據可以看出,美國是中國冰箱冷柜(含零件)、電烤箱整機、廚房垃圾處理器整機、烘干機整機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是中國洗衣機(含零件)、洗碗機整機出口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其中部分品類如廚房垃圾處理器、冰箱冷柜、電烤箱等對美國出口占比較大。此次美國加征關稅,對這些產品的出口企業帶來直接的沖擊,企業需要重新評估出口策略和成本結構。
如何多舉措化解挑戰?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企業更應采取“靈活”的應對措施。一方面,企業可加強對產品成本的控制,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等方式,減少關稅增加帶來的成本上升壓力。另一方面,企業要加快產品創新和升級,加大在智能家電、高端家電等領域的研發投入,推出具有智能化、節能化、個性化特點的產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以差異化的產品優勢應對關稅壁壘。此外,企業還應積極拓展其他海外市場,降低對美國單一市場的依賴。中國家電企業可通過參加國際展會、建立海外銷售渠道等方式,加大對歐洲、亞洲、南美洲等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持續擴大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
為幫助企業應對挑戰,中國機電商會也積極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及時向企業傳遞美國關稅政策的最新動態和相關信息,幫助企業了解政策背景和影響,為企業制定應對策略提供參考依據。同時,中國機電商會還組織企業開展培訓和交流活動,邀請專家和行業資深人士為企業講解關稅政策、貿易規則、應對策略等方面的知識,提升企業的應對能力和水平。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中國機電商會積極為企業搭建平臺,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國際展會,幫助企業拓展多元化市場。上述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中國機電商會已組織了多個行業研討會、企業對接會等活動。與此同時,并通過國內外行業協會商會渠道資源,助力企業國際化經營。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4-5828-0.html美國加征家電關稅,中國企業正采取“靈活”應對措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