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古代一支軍隊的日常開銷有多大呢?不少小伙伴都對這個問題感到好奇,那我們這次就以唐、宋兩朝為例,跟大家講講當時的軍費大致有多少。
其實古代士兵條件好不好,跟朝廷經濟是直接掛鉤的,如果經濟好各方面的條件自然就會好些,下面就一起了解看看吧。
唐初軍隊乃是征兵、募兵并行,征發財力無虞的丁男作為府兵,蠲免其租稅力役后,負責輪番進京宿衛或戍邊打仗。
不過府兵的目的主要是戍衛京師,因此唐朝對外作戰時,仍常以臨時招募的人員或邊境異族做為主力。
這種征募并行的兵制優點,在于國家可省下大筆經費。
尤其是府兵,被要求弓一,矢三十,胡祿、橫刀、礪石、大觿、氈帽、氈裝、行藤皆一,麥飯九斗,米二斗,皆自備,并隨著武器甲冑一同上繳入庫,待出戰時才會發放。
而若是入京宿衛的話,朝廷就僅會發給弓矢與橫刀。
表面上看,唐朝府兵不必負擔賦役,也都是家有田產的小康之戶,要自費這樣的裝備似乎不甚困難。
但實際上由于每個府兵的居所離長安京師遠近不同,上京途中所有花費全得自行吸收;加上唐朝拓邊日急,戰事不斷擴大,根本沒法讓軍士們按時換班返鄉。
結果這么一耽誤生產,府兵的家庭幾乎都瀕臨破產,不得不逃亡躲避入伍。
唐玄宗先天二年 公元713年曾下詔指明這弊端,害得府兵們多憚勞以規避匿,因此將服役年限從40年減為25年,并讓長期征戰的士兵只要服役10年即可:今宜取年二十五以上,五十而免。
屢征鎮者,十年免之。
結果這政策仍沒法切實執行,最后導致府兵之法浸壞,番役更代多不以時,衛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衛不能給的慘況,地方折沖府完全沒有任何府兵可以上交,迫使朝廷改招募12萬長從宿衛 后改稱彉騎護衛長安,武器衣裝糧食全由國家提供,由此增添不少開銷。
此外,唐朝沿邊設置十個節度使,每年得投入衣賜則千二十萬匹段,軍食則百九十萬石,大凡千二百一十萬的巨額軍費。
對比之前的府兵制,《舊唐書》不由得惋惜地寫道:開元已前,每年邊用不過二百萬。
但那其實是將國家軍隊本應負擔的財政成本,全轉嫁到府兵身上,也因此導致府兵制崩潰,根本不足稱許。
而且隨著唐朝的衰亂,兵制日愈敗壞,募來的彉騎與神策軍幾乎都是缺乏訓練、貪圖安逸的市井無賴,地方鎮兵亦成了不時擅殺將帥的驕兵。
這使得唐朝年年靡費大量錢財、卻養出一批不堪戰陣的士卒,顯見國家資源不能有效配置與利用的窳政。
宋朝則又是另個為兵政所擾的朝代,冗兵成了當時財用的無底洞。
由于燕云十六州被石敬塘割讓給遼,導致華北平原無險可守,加上運河被破壞嚴重,迫使北宋只能建都于有利漕運的汴京,并以重兵取代險固山河把守京師。
爾后北宋又幾度擴軍,汴京匯聚的士兵遂愈來愈多,抗擊遼與西夏的前線又另招募不少義勇兵,造成開銷龐大得難以想象。
坦白說,宋朝之所以在軍費上開支浩大,是因為法令給予士兵的待遇頗為優渥,皇室每三年一次大祀時會有賜禮,每年寒食節、端午節、冬至也有特支錢可領。
遠戍嶺南等極邊之地的士兵,還另外有銀錢與衣裝的加給,皇帝還不時開府庫賜錢慰勞孤苦將士。
這種種支出,令三司使程琳不禁上疏給宋仁宗勸諫道:合新舊兵所費,不啻千萬緡。
天地生財有限,而用無紀極,此國用所以日屈也。
若這樣耗費巨資能養出精兵悍將,那倒也算值得。
可是偏生這些美意往往落不到基層士兵身上,朝廷給軍士的薪餉竟不時被官僚侵吞或挪用,逼得宋朝君主不時下詔禁止。
比如宋仁宗檢查軍糧時,就發現提舉常平司竟然囤積漕運物資經年后才發放,且上軍才拿到足額,中下軍僅得到八、九成,宋仁宗因此下旨警告自今后當足數給之。
結果這問題仍沒解決,連最精銳的禁軍─殿前諸班都發生過喧嘩請糧的事,其他地方的軍士待遇便可想而知。
宋徽宗即位后,也下詔說過國家養兵,衣食豐足。
近歲以來,官不守法,侵奪者多;若軍司乞取及因事率斂,刻剝分數,反致不足,但士兵被隨意調發服役和糧餉被克扣的問題依舊存在。
盡管不少大臣都想革除積弊,甚至美化唐朝府兵制,打算用以作為改革的模范,但仍難以將錢花在刀刃上,訓練出一支善戰的勁旅。
譬如主持變法的王安石,雖然打算實行兵農合一的保甲法與將兵法,取代所費不貲又戰力低落的募兵,但其完全忽略府兵制的實施背景,乃士兵本身得有恒產,因此光征民為兵卻不保障其生產,只會激起民怨。
宋神宗為此疑惑道:民兵雖善,止是妨農事,便一針見血地點明這現象,但王安石仍執意推動。
結果不僅原本募來的軍隊沒有裁汰,宋朝反而走向既募兵又征民兵的雙重擴軍之途,耗資更形巨大,完全脫離王安石原先富國強兵的構想。
還有一個諷刺的現象,即王安石推行將兵法,力圖改善將士訓練不足的缺點,結果蘇轍發現這竟造成凡將下兵皆蚤晚兩教,新募之士或終日不得休息……朝夕虐之以教閱,使無遺力以治生事,衣食殫盡。
士兵專職打仗,訓練屬其本分,但頻繁訓練竟造成宋軍無暇兼差營生,不啻是個笑話!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宋朝的優厚薪餉根本沒惠及基層,導致普通士兵不能致力戎務,反而得另謀他途餬口。
試想,倘使士兵連溫飽都成問題,豈有絲毫戰力可言?但宋朝無力廓清軍政亂象,只能繼續花錢養出一批又一批無法戰斗的士兵,徒靠龐大軍容起到壯國威而消敵謀的表面工夫而已。
連宋神宗也無奈地承認邊兵不足以守,徒費衣廩,然固邊圉又不可悉減,造成耗財養重兵、重兵不可靠、又不敢裁兵、只能繼續招募更多士兵增勢的惡性循環。
至于宋朝這種養兵法,最后究竟收到多少實效,女真人發動的靖康之禍已給了慘烈又明確的答案。
唐宋乃中國史上文化與經濟都十分繁盛的盛世,但仍不免為兵費與戰力苦惱。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2-6603-0.html古時候養一支軍隊開銷有多大?唐宋軍費對比歷史真相是什么?是怎么回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