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云簡介 紹圣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謫至惠州、儋州(海南島)。當時親人多半離散,只有愛妾朝云留在蘇軾身邊不離不棄。在赴惠州的路上,蘇軾感觸甚深,因而寫了首飽含惆悵之情的《蝶戀花》。 王朝云簡介 " />
紹圣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謫至惠州、儋州(海南島)。當時親人多半離散,只有愛妾朝云留在蘇軾身邊不離不棄。在赴惠州的路上,蘇軾感觸甚深,因而寫了首飽含惆悵之情的《蝶戀花》。
王朝云簡介
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淪落在歌舞班中,為西湖名妓。王朝云天生麗質,聰穎靈慧,能歌善舞,雖混跡煙塵之中,卻獨具一種清新潔雅的氣質。宋神宗熙寧四年,蘇東坡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被貶為杭州通判,一日,他與幾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飲時招來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興,悠揚的絲竹聲中,數名舞女濃妝艷抹,長袖徐舒,輕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艷麗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別引人注目。舞罷,眾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轉到蘇東坡身邊,這時的王朝云已換了另一種裝束:洗凈濃裝,黛眉輕掃,朱唇微點,一身素凈衣裙,清麗淡雅,楚楚可人,別有一番韻致,仿佛一股空谷幽蘭的清香,沁入蘇東坡因世事變遷而黯淡的心。此時,本是麗陽普照,波光瀲滟的西湖,由于天氣突變,陰云敝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種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蘇東坡靈感頓至,揮毫寫下了傳頌千古的描寫西湖佳句: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詩明寫西湖旖旎風光,而實際上寄寓了蘇東坡初遇王朝云時為之心動的感受。朝云時年十二歲,雖然年幼,卻聰慧機敏,由于十分仰慕東坡先生的才華,且受到蘇軾夫婦的善待,十分慶幸自己與蘇家的緣份,決意追隨東坡先生終身。朝云與蘇軾的關系很奇特。她與蘇軾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別是陪伴蘇軾度過了貶謫黃州和貶謫惠州兩段艱難歲月,但一直沒有蘇軾夫人或妻子的名號,只是到了黃州后才由侍女改為侍妾。
紹圣三年,王朝云病死在惠州,葬在棲禪寺松林中東南直大圣塔。今位于惠州西湖東坡紀念館下有王朝云墓,墓碑為清朝時惠州知府、著名隸書書法家伊秉綬所寫。而墓前有一六如亭,為當初棲禪寺僧人出資捐建,名字取王朝云臨終前背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之故。
蘇軾與王朝云的故事
有資料說,蘇軾在杭州任通判時,納王朝云為侍妾。
這件事,后人還根據《燕石齋補》中所說,王朝云乃杭州名妓,蘇軾愛幸之,納為常侍云云,附會成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一日,蘇軾與幾位文友同游西湖。這時,麗日普照,波光瀲滟,湖光山色,猶如仙境。宴飲時招來歌舞班助興。悠揚的絲竹聲中,數名舞女濃妝艷抹,長袖徐舒,輕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艷麗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引人注目。舞罷,眾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好轉到蘇東坡身邊。此時,她已換了另一種裝束:洗凈濃裝,黛眉輕掃,朱唇微點,素衣凈裙,清麗淡雅,楚楚可人。突然,天氣突變,陰云蔽日,山水迷蒙。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蘇軾靈感頓發,揮毫寫下了傳頌千古的西湖絕唱《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裝淡抹總相宜。
其實,史實并非如此。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九月初,蘇軾接到移知密州的誥命,離杭前王朝云來歸。 歸者,歸附也。一個小女孩來歸附即將遠行的蘇軾,若不是孤兒,就必定是父母養之不起,實出于無奈而已。
當時,蘇軾已經三十九歲,王朝云只有十二三歲。納為妾之說,恐怕是文人墨客的附會、艷詞了。細想想,也確實不合情理。
從蘇軾的作品和有關資料上看,王朝云確是個聰敏的女子,長大后非常懂得蘇軾,蘇軾也十分鐘愛朝云。在三位夫人中,蘇軾為王朝云寫的詩最多,對王朝云的評價也是極高的。他在《惠州薦朝云疏》中說:有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萬里隨從。又在《朝云墓志銘》中說王朝云敏而好義,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如一。
元豐六年(1083),21歲的王朝云在黃州曾為蘇軾生下了一子。蘇軾想起昔日名躁京華而今卻自漸不為人識,感慨之極,為兒子取名蘇遯。遯者,隱藏起來而不讓人知道蹤跡也。蘇軾為兒子取這個名字,反映了被貶后的思想變化。因此,他還作了一首自嘲詩:
1/212下一頁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2-4561-0.html【王朝云】蘇軾侍妾王朝云簡介 蘇軾與王朝云的故事不敢公布的秘密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