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鐸圖片
在1984年披露的鄭振鐸本人在五十年代初親筆所寫的《鄭振鐸小傳》中記載著“鄭振鐸,筆名西諦,又曾以筆名郭源新,發表小說。年五十三(1898年生)。福建省長縣人。家庭是小資產階級。祖父曾在浙江溫州做小關,故生在溫州。”
鄭振鐸自“五四運動”爆發之后便開始發表作品,就如同他在《鄭振鐸小傳》中所寫到的那樣,他曾用過西諦、郭源新等作為自己的筆名來發表作品。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筆名為CT。對于他為什么用這西諦、郭源新、CT來作為自己的筆名并沒有相關的解釋。
鄭振鐸的學生時代,是積極參與愛國學生運動的。他曾是“上海著作人工會”的發起者之一,曾致信國民黨當局抗議屠殺革命群眾的做法,而他本人也因此差點被拘捕。他曾旅居英法等歐洲國家,讀遍有關古代小說、戲曲和變文等的書籍。他曾參加文化界救亡協會,組織復社。
在的文學史上,鄭振鐸有著重要的地位。他譯著了《民俗學概論》、《民俗學淺說》、《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等專著,出版了《插圖本文學史》、《文學論集》、《佝僂集》、《取火者的逮捕》、《魯迅全集》等等作品,為文化學術事業作出了很多貢獻。而在他的這些出版的作品當中,就有著他的筆名。
鄭振鐸的故事有哪些?
鄭振鐸在的文化學術方面作出了許多解除的貢獻,而他本人也有著詩人、作家、學者等等多重身份。人們對于鄭振鐸在事業方面的事跡了解很多,但是私底下的有關鄭振鐸的故事卻沒有多少人知道。
鄭振鐸圖片
這里就有一個關于鄭振鐸戀愛的故事。鄭振鐸在北京讀書期間,有了自己的初戀。每一次北京的福建同學組織抗日聯合會舉行聚會的時候,鄭振鐸都會到場,并且慷慨陳詞一番。
在當時的全國女子高等學院之中,有著合稱為戰國“四公子”的四位女學生,而這四位女學生之中就有三位是福建籍的。在這三位之中,有一位的父親在當時擔任著教育部的主事,而其本人便是出身有錢人家,家中世代為官,又有著恒產,這個人便是黃世瑛。有著這樣的身世的她也參加了愛國活動。
黃世瑛長得很漂亮,在學校還擔任著校學生自治會的主席一職。在愛國運動中,鄭振鐸認識了黃世瑛,并對她產生了好感。漸漸地,只要看不見黃世瑛,鄭振鐸便會定不下心來,他喜歡上了黃世瑛。
為了能夠經常看見黃世瑛,只要他有跟學生運動有關的事情,便會闖進黃世瑛所在的學校。幸虧當時由于“五四運動”的沖擊,女高師放寬了原先的門衛制度,否則鄭振鐸想要闖進女高師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鄭振鐸的這場初戀并不是以圓滿為結局的。那時候的黃世瑛猶豫了,而黃世瑛的父母也反對黃世瑛與鄭振鐸在一起,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鄭振鐸都處于無可奈何的痛苦之中。
作家鄭振鐸怎么死的
鄭振鐸于1898年出生,1958年逝世,享年60歲。鄭振鐸在的文學史上是一位頗為有名的人物,但是對于鄭振鐸的死亡原因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那么鄭振鐸怎么死的呢?他的死是人為還是意外?亦或是自然死亡?
鄭振鐸圖片
1898年12月19日,鄭振鐸出身于浙江溫州。他的祖父曾是溫州的一個小官,因此祖籍福建長樂的他出生在了浙江溫州。他的家庭是一個小資產階級,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和祖父便去世了。他的初戀是一個有著美麗面龐和富裕家境的女子,但是這段愛情最終沒有開花結果。
他是愛國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在“五四運動”爆發之后便開始寫作文章。他是“上海著作人協會”的發起者之一,更是致信國民黨強烈抗議他們屠殺革命群眾的行為。1931年開始,鄭振鐸相繼擔任了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兩校中文系教授、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1937年,鄭振鐸參與了文化界救亡協會。
在新成立之后,1952年,鄭振鐸成為作家協會當中的一員,并在1953年2月22日新創建的第一個文學研究專業機構,也就是文學研究所中擔任第一任的所長。1955年,鄭振鐸成為科學院學部委員,1958年10月17日,鄭振鐸負責率領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在這途中,飛機突然失事,而在飛機上的鄭振鐸也因此遇難殉職,時年六十歲。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2-3133-0.html鄭振鐸筆名是什么是怎么回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