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秦國向來以軍隊著稱,秦國的軍隊號稱虎狼之師,在征戰六國的時候,也是非常有助力的。
但是,秦國能夠做到統一,靠的絕不僅僅是軍事軍隊,更有其他。
在戰國風云爭霸的史冊上,秦國,顯然是個強大到恐怖的存在。
從早期野蠻落后的小國,到商鞅變法后的高速崛起,再到傲然殺出函谷關,摧枯拉朽痛擊中原列國的霸氣。
這個以氣吞萬里的威武,完成一統天下偉業的帝國,也因此留下了無比兇悍的形象。
比如翻開戰國時代,關東六國的記錄,諸如秦,虎狼之國之類的惡評隨處可見。
殘暴暴虐更成了關東國家精英們,評價秦國的常用詞。
難道,秦國能夠快速崛起,歷經數代帝王經營,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只是靠了這野蠻殘暴的風格?下面這些冷知識,也許會帶來這虎狼之國秦國,另一些不同的歷史風姿。
一、空前大移民自商鞅變法后,秦國的國土擴張,就是加速度階段。
可這迅速打下的國土,秦國為什么能穩穩守住?秦國丞相范雎名言: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
——別管占多少土地,都要一心一意經營。
其中一個大招,就是移民。
以《華陽國志》記載,僅公元前310年前后,剛剛吞并巴蜀大地的秦國,就向巴蜀地區移民萬家,人數有五萬多人。
自此以后,秦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巴蜀移民潮,一批批秦人涌入巴蜀大地,原本蠻荒的巴蜀,從此成了秦國富庶大后方。
這種移民占地,在秦國東進的征程里,也是常見招數。
秦國占領魏國河內之地后,就是大量移民實邊。
接下來的長平之戰上,河內之地十五歲以上青壯盡數奔赴前線,成了這場大戰的決勝力量。
以扎實的移民經營,把新占的國土,變成繼續前行的堡壘。
秦國的步步為營,就來自這強大動員能力。
二、秦人會開船秦國一大出名之處,就是強大的交通運輸能力,貫通各地的秦直道網絡,快速的運糧能力,支撐了秦國一次次的勝利。
但相對比較低調的,卻是秦國另一個同樣強大的能力:水路運輸。
別看身處內陸,但秦人造船駕船的本事,卻自春秋起就強。
早年秦穆公爭霸時,就曾從渭水運糧至晉國,那大船浩浩蕩蕩的場面,從渭水一直連到汾河,史稱泛舟之役。
進入戰國時代后,秦國的水運能力更突飛猛進,公元前308年,秦將司馬錯伐楚時,一口氣動用了萬艘大船,裝載著六百萬斛大米,順江直撲楚境。
助攻著十萬秦軍勢如破竹,一舉拿下楚國商于之地。
如此水運能力,也有了秦國連橫高手張儀,對楚王的那句霸氣自夸:方船積粟,起于巫山……一日行三百余里……不費汗馬之勞,不至十日而拒捍關。
拿下楚國,就是開個船的事兒。
多年后漢王朝一統天下,漢都長安的水運交通,每年僅糧食就有六百萬石。
漢軍南平百越,走的是靈渠線路,北伐匈奴的后勤通道,則是黃河水路運輸。
全是當年的秦人,艱辛開鑿的水脈。
這低調的水運能力,堪稱造福中國數百年的工程奇跡。
三、標準鐵農具戰國一大農業突破,正是鐵農具的普及。
秦國的突破則十分亮眼: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西北各地就不停出土秦國時期的鐵制農具,包括鐵鐮鐵锨鐵鐵梨各種門類。
特別是戰國中晚期的遺址墓葬里,鐵制農具更是大量出土,動輒就是五六十件的數量。
而距離戰國中期不久以前的,即戰國初期的秦國遺址里,出土的農具還多以木具石具為主——變法圖強后的秦國,單看農業用具,變革就是天翻地覆。
而更叫中外考古學者驚嘆的是,比起戰國同時代,關東列國的鐵農具,秦國的鐵農具,制式卻是相當統一。
比如出土的鐵锨 戰國時叫鐵臿,各個寬度都在14厘米,尺寸式樣十分一致。
如此奇景象,只有規模強大且工藝嚴格的標準化生產,才能做到。
《史記》里的記載,更佐證了這奇景象:公元前3世紀時,秦國就在各地設立了鐵市官,戰國二十二個鐵礦產地,其中七個就在秦國境內。
嚴格的產業管理,把一件件標準制作的農具,配備給每一個秦國農民。
那支撐起秦國千軍萬馬的農業產值,就是憑此開墾出來。
很多戰國愛好者常津津樂道,比起同時代西方幾個知名文明,秦國該是什么水平?至少,這標準化模式生產出的鐵農具,足以在兩千年前的時代里,輕松笑傲全球。
四、秦國式管理戰國時代,秦國為何常被叫虎狼之國?最叫中原列國精英們色變的,就是秦國嚴刑峻法的風格。
但事實上,秦國的嚴刑峻法,不止是治民,更要治官。
以《云夢秦簡》記載,秦國文武官吏家的子弟,只要滿了十七歲,就要被送入學室,以三年的時間學習法律,必須要做到背寫五千字才算合格,然后就從小吏做起。
想升官?除了認真工作,還要參加各級考試,所有考卷都要經過少府審閱,選出最優秀者。
秦國的職場升遷路,步步都是千辛萬苦。
而且千萬別以為,小官可以因為哪位高官的賞識,輕松就飛黃騰達。
《秦律雜抄》里有記載,一旦有官員失職犯法,保舉者也要被連坐,就算貴為丞相也不例外。
為秦國謀劃遠交近攻大計的丞相范雎,就因其保舉的鄭安平將軍兵敗而被連坐。
在秦國搞裙帶?基本是拿生命開玩笑。
同樣在《云夢秦簡》里,對待營私舞弊之類的潛規則,秦國也是零容忍。
比如倉儲管理,如果糧倉里發現三個以上老鼠洞,相關官員都要被處罰。
甚至大軍作戰,倘若軍事主官擅自離開自己的指揮崗位,哪怕是殺紅眼去沖鋒陷陣,就算打贏了也沒有功勞,反而要被流放。
正是這零容忍的管理,才有了令行禁止的秦國吏治,有了高效率運轉下,秦國軍事生產的傲人成就。
秦國的成功,不在虎狼風格,卻在零容忍的管理思路。
其震撼意義,數千年之后,依然警醒世人。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2-1088-0.html秦國統一靠的是什么?秦國統一不只是靠軍隊能力真相究竟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