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網訊 暮春時節,走進浙江金華開發區湯溪鎮九峰茶園,連綿3600畝的茶園依山就勢此起彼伏,三三兩兩的采茶工人散布其間,正使用采茶機采摘春茶,一派秀美茶園盛景在群山間徐徐鋪展。
“我看中了這片茶山的價值,這里坡度適宜、茶壟平整,可以充分發揮乘坐式采茶機的功能,采茶效率比一般的采茶機更高。”紹興人呂聰的家族做了20多年的茶葉生意,在紹興、江西等地都承包了茶園,開辦了茶葉加工廠。去年10月,他又承包了九峰茶園的1200多畝茶山,還計劃將茶葉加工生產線遷至湯溪。
“我們采取‘機械+人工’雙軌采摘模式。”呂聰介紹,茶園一年可采收四五季茶葉,除明前茶堅持人工采摘,用于高端產業產品研發外,其余季節均采用機械化采收,目前,茶園日產量可達15-20噸。
與此同時,湯溪鎮節義村黨支部書記邵文杰也一直在探索村集體產業發展的破局之路。雖地處偏遠,缺乏工業基礎,但毗鄰九峰牧場、寺平古村等景區的區位優勢,豐富的土地資源以及充足的勞動力,加之鄉村振興政策的有力扶持,讓節義村擁有了獨特的發展潛力。
節義村擁有土地、人力優勢,與呂聰的茶葉深加工技術與市場銷售實現互補,雙方以資源要素整合為紐帶,達成了合作意向。依托鄉村振興扶持項目投資建設的1900平方米廠房,雙方共同創辦悠悠茶葉廠,村集體以土地、廠房入股,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轉型。
如今,走進位于節義村的悠悠茶葉廠,數名工人忙著將剛從九峰茶園里新鮮采摘下來的茶葉進行攤涼,待水分蒸發后,再由工人打包、裝車,由采云間茶業統一收購。
“村上有產業,我們也跟著受益。”當地村民劉素梅樂得合不攏嘴。原本在其他村上打零工的她,得知村里辦起了茶葉廠,便回到了村里,成為茶廠的第一批員工。“在家門口賺錢,還能兼顧家庭,日子越過越好了。”村民解秋英深有同感。像她倆這樣的村民,茶葉廠已吸納了十余人,主要負責茶葉攤晾、打包、裝車以及茶園除草、修枝等田間管理等工作,讓村里的閑置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預計每月可賺取4500-6000元報酬。
“茶園每年可采收多季,我們前期采摘的茶葉已經用于新口味研發,還進行專業品評和市場調研,希望打造一款屬于湯溪本土的茶葉品牌。這一季春茶接近尾聲,我們打算用于精加工生產抹茶等茶葉衍生品,讓九峰茶園飄出兩種茶香。之后的夏茶還會進行粗加工,遠銷國外。”邵文杰說。
隨著烘干、精制等設備陸續入駐,節義村也將構建從種植、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全產業鏈,推動茶產業提質增效。預計今年茶葉廠產值將突破1500萬元,助力村集體增收15萬元以上。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在邵文杰的規劃中,一幅“共富藍圖”徐徐展開:依托茶園、茶廠、古村資源,打造集茶葉采摘、炒制體驗、茶文化研學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綜合體;盤活閑置竹林資源,籌建毛竹制品加工廠;引入來料加工項目,拓寬村民增收渠道。
“我們希望能讓產業串珠成鏈,全面開花,讓更多村民端穩‘就業碗’,吃上‘產業飯’。”邵文杰說。從茶山到茶廠,從單打獨斗到村企共建,節義村以茶為媒,力爭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徑。(沈樺、胡雅心;本稿圖據金開融媒)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1-16949-0.html浙江金華開發區點“綠”成金,產業成片托起鄉村振興共富夢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