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偉大抗戰浩氣凜然,精神弘揚至關重要。本文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指引,從愛國情懷凝聚奮斗力量、民族氣節挺立民族脊梁、英雄氣概煥發凜然之氣、必勝信念匯聚磅礴力量四個維度,既回溯抗戰時期全民族團結御侮的壯闊歷史,又立足當下,展現各領域奮斗者的精神傳承,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強勁精神動力。
9月3日上午,天安門廣場氣氛熱烈、群情激昂。“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斗!”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鏗鏘有力、鼓舞人心,激發起億萬中華兒女接續奮斗的磅礴力量。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徒步方隊接受檢閱。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偉大抗戰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根植于對民族的認同和對國家的責任。抗日戰爭爆發后,面臨亡國滅種的深重民族災難,中國人民徹底覺醒、空前團結,國共兩黨宣布合作,各黨派、各階層、各階級、各集團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攜手抗日、共赴國難,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相互配合、共御外侮,展開了救亡圖存的全民族抗戰。抗戰期間,著名教育家張伯苓提出“愛國三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這三個問題是歷史之問,更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我們要一代一代問下去、答下去!”當今中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這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更需要弘揚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愛國情懷,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以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在時代浪潮中奮勇向前!
氣節,是中華民族挺立的脊梁,也是華夏兒女勇毅前行的動力。抗戰時期,面對前所未有的民族之殤、家國之痛,無數優秀中華兒女奮起抗爭,四處烽煙起,遍地是英雄。正是他們不屈不撓、浴血殺敵,才喚起工農千百萬,才鑄就了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正是他們舍生忘死、以身殉國,才奏響了救亡圖存的時代強音,才書寫了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觀。民族氣節是一個民族固有的人格特征,是一個國家的國格體現,是偉大抗戰精神的精髓。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正是由這種豪邁氣概和無畏擔當造就:為了甩掉“貧油落后”的帽子,鐵人王進喜“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直面“中國人搞導彈行不行”的懷疑,以錢學森為代表的科學家們堅信“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今天針對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無數科技工作者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這種民族氣節在中華兒女的血脈中代代相傳,永不磨滅。中華民族浩然之氣概、不屈之節操,激勵著我們面對任何挑戰都能挺直脊梁,始終葆有志氣、骨氣、底氣,始終堅持自信、自立、自強。
中華民族是不畏強暴、自立自強的偉大民族。當年,面對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反動的生死較量,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奮起反抗,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14年浴血奮戰,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取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時代造就英雄,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無論是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扶貧干部,還是胸懷“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戍邊衛士,抑或是在抗洪搶險救災一線的廣大基層黨員干部……他們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沖鋒陷陣、頑強拼搏,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忘我工作、無私奉獻,是和平年代當之無愧的英雄。新征程上,我們要崇尚英雄、學習英雄、捍衛英雄、爭當英雄,從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中汲取精神力量,錘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鋼鐵意志,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必勝信念是偉大抗戰精神的高度升華。抗日戰爭是在極其艱苦卓絕的條件下進行的浴血奮戰,特別是在戰略相持階段,日軍對我根據地實施慘絕人寰的“三光”政策,進行“鐵壁合圍”式的大掃蕩,國民黨也對我大搞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斷絕邊區的一切外來援助。異常嚴峻的形勢下,中國共產黨展現出堅定的必勝信念,并用這種信念鼓舞全國人民斗志。1938年,毛澤東同志相繼發表的《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戰爭和戰略問題》,正確預測了抗日戰爭的進程,科學制定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戰術,深刻揭示了最后的勝利必將屬于中國,撥開了國人心頭的迷霧,振奮了全民族抗戰的決心信心。烽煙消逝,但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依然激勵我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
歷史映照未來,精神代代相傳。新征程的號角已然吹響,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從歷史中汲取團結奮斗的磅礴偉力,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轉化為干事創業的擔當,把“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抗爭意志熔鑄為攻堅克難的勇氣。當億萬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精神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必將在新的趕考路上書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輝煌篇章。
作者 | 褚振江
責編 | 王靜靜
校對 | 翟婧
審核 | 于川、張凌潔
監審 | 彭亞南、劉斌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0-28952-0.html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不斷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第41個教師節丨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
下一篇: 以文風會風話風之變推動作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