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金絲猴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劉中燦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涂夢蝶 通訊員李斌)12月22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湖北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湖北全省生態質量指數穩定,生態質量類別為一類;“三峽樣本”列入生態環境部“推進生態環境重大工程實施”典型案例;7個縣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觀測評估試點任務完成,記錄各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150余種,發現魚類新種6種、昆蟲新種4種,湖北省新記錄物種68種。
2020年至2022年,國家對湖北省生態質量評價的結果顯示,湖北省生態質量指數(EQI)值范圍為70.01-70.39,生態質量類別為一類,全省生態質量總體穩中向好。
為持續開展生態環境修復,湖北省劃定3.73萬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占全省面積20.06%。結合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全省整合優化自然保護地270個,總面積為1.98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10.65%。
另外,湖北省設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46個、重要濕地64個,省級以上風景名勝區35個,劃定省級以上重要生態功能區46個縣(市、區),筑牢了保持全省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底盤”。
由于網湖、龍感湖、沉湖、洪湖等自然生態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能為鳥類提供足夠的食物,此類大型湖泊現已成為遷徙鳥類的大型棲息地;通過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市民們在長江湖北段全水域都能看到江豚追浪戲水的和諧畫面。監測顯示,江豚、川金絲猴、麋鹿、青頭潛鴨、黑鸛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規模和分布范圍進一步擴大。
“十三五”期間,湖北省實施長江三峽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經過評估,試點地區的重要生態面積平均提升率為51.7%,生態連通度提升率為32.3%,同時修復長江岸線99.58公里。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也有明顯提高,大氣環境達標率84%,水環境達標率100%,土壤環境質量達標率100%。生物多樣性得到系統性改善,卷橋河、金湖、長江岸線等生態修復項目區域,已有珍稀物種棲息,成為重要生態資源和旅游資源?!叭龒{樣本”列入生態環境部“推進生態環境重大工程實施”典型案例,該試點工程入選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山水工程首批15個優秀典型案例。沉湖濕地因修復治理成效顯著,被劃入國際重要濕地,并接受國際濕地公約第14次大會代表現場觀摩。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8-5417-0.html湖北生態質量達到一類 江豚金絲猴等瀕危動物種群和分布范圍擴大真相究竟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