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在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北緯35.70度,東經102.79度)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專家對甘肅積石山附近地震活動進行研究分析,此次地震位于甘東南地區,距離最近的斷層拉脊山北緣斷裂約3公里。初步震源機制解結果顯示,此次地震為逆沖型破裂。
甘東南活動構造區位于中國南北地震帶北部,是青藏高原東北緣的一個重要組成區域。受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的長期擠壓作用,該區構造活動強烈,發育著東昆侖斷裂、西秦嶺北緣斷裂、臨潭—宕昌斷裂、光蓋山—迭山斷裂、迭部—白龍江斷裂、塔藏斷裂、岷江斷裂、雪山斷裂、虎牙斷裂等多條深大斷裂。
此次地震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圍內,1900年以來共發生6級以上3次,均為孤立型或主震-余震型地震。截至2023年12月19日04時00分共記錄到3.0級及以上余震9次,其中3.0—3.9級地震7次,4.0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為19日0時59分發生的4.1級地震。
根據歷史地震、地震序列衰減特征、地震前兆資料綜合會商結果初步判斷,此次地震為主震-余震型地震,余震衰減基本正常。地震部門正在進一步密切跟蹤研判。
(總臺央視記者 張騰飛)
地震現場:
“屋頂瓦片掉落,砸破了腦袋”
有人披著被子在路邊生火取暖
“哥哥住農村,屋頂瓦片被地震搖下,砸破了腦袋;土坯墻也被搖倒了,家具散落一地。”地震發生后,家住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縣城的魯先生,第一時間電話詢問住在農村的親戚情況。
“我家在六樓,震感強烈,全家被搖醒,暖氣片掉在地上。”魯先生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地震發生后,他們跑下樓,驅車前往濱河路空曠地帶,沿途看到很多居民跑出樓院。
“‘轟隆’一聲二樓的墻塌了,差點被砸里邊。”19日凌晨6時左右,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吹麻灘鎮村民馬阿西燕講述“地震一刻”時說,地震發生時,她顧不上穿衣服,光著腳跑出來,看到散落一地的磚頭和玻璃。
中新網記者在吹麻灘鎮街道看到,數十名居民自發在路邊生火取暖,有的披著被子,有的穿著厚棉襖。臨街二樓玻璃破碎,玻璃渣掉在人行道上。救護車、消防車、警車往返于馬路上。
此外,距離積石山縣200余公里的青海省會西寧同樣震感強烈,部分居民街頭避險。
專家分析甘肅地震致重大人員傷亡原因
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創院院長、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徐錫偉分析認為,甘東南地區位于青藏高原東緣,屬于南北地震帶組成部分,從震源機制解看為逆斷層型地震,推測發震斷層為北西向拉脊山北緣斷裂。
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原因來自多方面,如房屋抗震性能差、震區人口相對密集和時值深夜人處于休息狀態來不及躲避等。
國家地震應急響應級別提升至二級
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副總指揮、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和中國地震局局長閔宜仁、國家消防救援局局長瓊色凌晨緊急趕赴震區指導支持甘肅抗震救災工作。鑒于災情嚴重,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應急管理部將國家地震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應急管理部將國家救災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
地震發生后,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共出動1440名消防救援人員趕赴災區救援,甘肅及周邊省份1603名消防救援人員已集結待命,隨時做好跨區域增援準備。
甘肅積石山未來十天無降水
夜間最低氣溫將達-14℃
臨夏州氣象局發布積石山縣震區專題天氣預報,過去24小時,臨夏州積石山大河家、柳溝、劉集、安集、銀川、寨子溝、吹麻灘、石塬及附近鄉鎮天氣晴間多云,19日06時氣溫-14℃左右,風力1~2級。未來10天積石山無降水過程,天氣以晴間多云為主,最低氣溫-14℃左右,最高氣溫5℃左右。
氣象專家提示,夜間最低氣溫-14℃左右,救災避災人員請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應急帳篷內取暖注意安全,使用明火時謹防一氧化碳中毒。應急救援車輛注意行車安全。
地震來臨如何避險?
閩南網整合中國新聞社、中國地震臺網、甘肅發布、央視新聞、新甘肅客戶端等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8-5046-0.html專家:甘肅地震為逆沖型破裂 12.18積石山地震傷亡大原因你都知道哪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