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59 款咖啡全部檢查出致癌物#的話題上了熱搜,福建省消委會對福州市 20 家咖啡銷售單位的 59 款現制現售咖啡開展比較試驗,均檢測出低含量的 2A 類致癌物“丙烯酰胺”。
這消息讓“咖啡控”們驚訝不已,甚至都開始猶豫手中的咖啡還要不要喝了。
事實的真相真有那么可怕嗎?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咖啡致癌”的事,并告訴大家哪種咖啡丙烯酰胺最少。讓大家選對咖啡,放心喝咖啡。
其實,福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已經直接發文辟謠,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丙烯酰胺繼續被列為2A類致癌物,即對動物致癌的證據充分,對人致癌的證據不足。
每日飲用一杯咖啡的攝入量均處在安全范圍之內,只要不長期過量飲用,對人體是無明顯健康風險的。
據媒體報道,瑞幸、星巴克客服均回應表示,其提供的產品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任何食品都有可能有致癌物質的存在,談咖啡的致癌風險一定要和劑量相結合。離開了劑量去談致癌,是不科學,是不合理的,也沒有臨床的數據去支撐。
咖啡為什么會有丙烯酰胺?
其實咖啡中檢出丙烯酰胺很正常,這和咖啡的加工過程有關。
生咖啡豆中含有蔗糖和天冬酰胺,二者在高溫下會發生美拉德反應,丙烯酰胺是美拉德反應的副產物之一。
一般情況下,烹調溫度高于 120℃ 就很容易產生丙烯酰胺了,而烘焙咖啡豆的時候幾乎都會高于這個溫度,所以咖啡中有丙烯酰胺不足為奇。
有研究人員將生咖啡豆在 125℃ 下烘焙 30~60分鐘,前半小時丙烯酰胺含量逐漸增多,當延長至 40分鐘時,丙烯酰胺含量最高,再繼續烘焙至 50、60分鐘,丙烯酰胺逐漸減少,但都略大于 30分鐘時的含量。
不過,也正是因為烘焙咖啡豆時美拉德反應的存在,才讓咖啡擁有了獨特的香氣。
美拉德反應會產生 800 多種香氣物質,在這些香氣的共同作用下,讓咖啡擁有了復雜而芳香的風味。
哪種咖啡丙烯酰胺較低?
咖啡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原料種類、烘焙程度、加工方式等。
1、原料方面
不同的咖啡豆加工后生成丙烯酰胺的量也不同,咖啡品種主要分為小粒種咖啡(阿拉比卡咖啡)、中粒種咖啡(羅布斯塔咖啡)和大粒種咖啡(利比里卡咖啡)。
利比里卡咖啡豆由于香氣差、風味苦、大小不一,一般不受歡迎,很少用于商業。
其余兩種中,烘焙后的阿拉比卡咖啡丙烯酰胺含量明顯低于羅布斯塔咖啡。
目前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云南小粒咖啡,就是阿拉比卡咖啡的一種。
2、烘焙程度
咖啡豆烘焙程度是影響丙烯酰胺含量的關鍵因素。有研究人員采用熱空氣法烘焙阿拉比卡咖啡豆,對比了淺度烘焙(烘焙 6 分鐘、最終溫度 147℃)、中度烘焙(烘焙 11 分鐘、最終溫度 172℃)、深度烘焙(烘焙 18 分鐘、最終溫度 191℃)獲得的咖啡豆中丙烯酰胺含量1316世界之最。
結果發現,中度烘焙咖啡豆丙烯酰胺積累量最多,淺度烘焙以及深度烘焙的咖啡豆中丙烯酰胺含量水平相對較低。
可能很多人會感到意外:為啥深度烘焙丙烯酰胺反而不高?
這是因為,深度烘焙咖啡豆由于烘焙時間較長,天冬酰胺和蔗糖消耗完全,類黑素含量逐漸增多,高溫促進了丙烯酰胺與類黑素的親核加成反應和丙烯酰胺的揮發,使其含量下降。
3、加工方式
市面上的咖啡有現磨咖啡和速溶咖啡兩種,現磨咖啡為烘焙后的咖啡豆經研磨、煮沸、萃取后得到的咖啡,不同的咖啡制作工藝會影響其丙烯酰胺的含量。
整體上來看,土耳其咖啡>意式咖啡>美式咖啡。
還有文獻顯示:煮咖啡(土耳其咖啡)>浸泡法(法式壓榨咖啡)>萃取法(過濾咖啡)>意大利壓榨法(濃縮咖啡)。
而速溶咖啡為咖啡豆烘焙、研磨、萃取后,進行適當濃縮,再通過噴霧干燥或冷凍干燥得到速溶咖啡粉。
速溶咖啡的香氣與風味都比不上現磨咖啡,并且預干燥、噴霧干燥等環節會導致一部分丙烯酰胺的揮發,所以速溶咖啡的丙烯酰胺含量一般低于現磨咖啡。
關于丙烯酰胺,我們要擔心它嗎?
提到丙烯酰胺,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致癌”,所以才會焦慮恐慌,其實沒必要太擔心它。
雖然大量的動物體內與體外實驗研究表明,丙烯酰胺有明顯的致突變作用,能使大鼠染色體畸變,導致大鼠乳腺、甲狀腺、腎上腺等多組織器官的腫瘤生長。
但是,目前無直接證據能證明丙烯酰胺對人致癌,因此丙烯酰胺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列為 2A 類致癌物,也就是“可能對人致癌”物質。
對于我們來說,2A 類致癌物并不陌生,時刻在我們身邊,比如很多人每天都吃的豬牛羊等紅肉。
再說了,我們平時吃的薯片、薯條、烤饅頭片、烤紅薯、面包、烙餅、煎餃、油條等都含有丙烯酰胺,并且 WHO 的調查顯示,在食物1316世界之最中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是最高的。隨著薯片、薯條油炸的時間延長,丙烯酰胺的含量也會急劇上升,預計增加 10~20 倍。
目前中國人攝入的丙烯酰胺很少,是安全的。而且,中國人喝咖啡其實很少,通過咖啡攝入的丙烯酰胺很少,還不如你早上吃的油條油餅平時吃的炒菜多。
所以,對于每天僅僅是喝一兩杯咖啡“續命”的打工人,根本不用擔心喝咖啡會致癌。
咖啡中的一些物質可減少癌癥發生
咖啡中含有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學物質,包括二萜咖啡醇、多酚、咖啡因和綠原酸等,這些物質可能通過各種機制影響健康減少癌癥發生。
有 meta 分析表明,子宮內膜癌風險與含咖啡因的咖啡有顯著的反向關系,但與無咖啡因的咖啡沒有顯著關系。
還有多項研究發現咖啡攝入對多個部位癌癥具有保護作用,特別是子宮內膜癌、肝癌、黑色素瘤、口腔癌、咽喉癌。
不過,別選三合一咖啡,這種咖啡中除了含有咖啡粉,也添加了奶精、白砂糖、油脂等,常喝不僅會發胖,還會增加患癌風險。
有調查數據顯示,與不常喝1316世界之最咖啡的人相比,習慣喝二合一或三合一速溶咖啡的人乳腺癌發病風險高 152%,而習慣喝現煮咖啡的人,乳腺癌發病風險低 52%。
所以,對于喜歡喝咖啡的小伙伴盡量喝現煮咖啡,別選三合一咖啡哦!純速溶咖啡粉也是可以的。
每天喝多少咖啡比較合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等 5 機構日前聯合發布的《咖啡與健康的相關科學共識》中建議:普通成人每天咖啡因攝入量應控制在 400mg 以內。
相當于不超過 4 杯純咖啡(150ml/杯),買來的品牌咖啡,可以對比包裝標簽上每杯咖啡因的含量來計算杯數:
如果是一小包 1.8~2g 的速溶咖啡,每天最多不超過 5 袋。另外,對于兒童青少年、老人、孕期和哺乳期人群、高血壓人群、青光眼患者、高眼壓遺傳傾向的人群、骨質疏松患者都不建議飲用咖啡。
總結:
“咖啡控”們無須恐慌,咖啡里含有丙烯酰胺很正常,只要不是長期過量飲用,就沒有明顯的健康風險。
如果你實在擔心,那就選云南小粒咖啡、意式咖啡、美式咖啡或者純速溶咖啡粉(別選三合一哦!)。
話說,不少打工人還得靠咖啡“續命”呢,干杯!
參考文獻
[1]ALSHAWI A H.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oasting durations on the acrylamide concentrations in the arabiccoffee beverages[J].Current Nutrition and Food Science,2019,15(7):678-684.
[2](美)內森梅爾沃德,(美)克里斯楊,(美)馬克西姆比萊著;(美)瑞安馬修史密斯,(美)內森梅爾沃德攝影;《現代主義烹調》翻譯小組譯.現代主義烹調 烹調藝術與科學 第4卷 原料與準備[M].北京: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16.09.
[3]柏杰,朱雨辰,陳芳.咖啡中丙烯酰胺的形成與控制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2022,43(21):332-340.
[4]MICHALAK J,KUJAWSKA M C,GUJSKA E,et al. Effect of the brewing process on the acrylamide content incoffee beverages[J. 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2020,79(293):15-18.
[5]陳苑玲,吳慧.咖啡中丙烯酰胺的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導刊,2021(30):179-180.DOI:10.16043/j.cnki.cfs.2021.30.093.
[6]陳惠怡,高敏,李曉光.咖啡攝入與患癌風險:meta分析的傘狀綜述[J/OL].上海預防醫學:1-14[2023-12-09].
[7]Lee, Priscilla Ming Yi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Coffee Product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a Case-Control study in Hong Kong Chinese Women.” Scientific reports vol. 9,1 12684. 3 Sep. 2019, doi:10.1038/s41598-019-49205-x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8-4248-0.html咖啡再傳致癌!消協、品牌公司辟謠:只要不長期過量飲用真相究竟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