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三大頂級金融科技盛會之一,五年來在長坡厚雪步步登高
外灘大會:讓金融科技融入日常
有一種觀點開始流行:以上海為代表的亞洲金融科技中心,已經開始真正崛起
五年前,首屆外灘大會在黃浦江邊開幕,“金融科技”成為一個新詞,不少人是首次聽說。
五年后,2025外灘大會在上海如約而至,人們似乎早已習慣了“金融科技”這個詞,議題更聚焦在RWA(真實世界資產)、通證經濟、智能創(chuàng)投、AI向善……
“當金融科技在生活中具象化了,你就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一位外灘大會的深度參與者如是說。五年來,上海在金融中心和科創(chuàng)中心聯動發(fā)展中,金融科技如同水電氣,深度融入城市血脈,不再只是高樓里的PPT和代碼,而是走進田間、服務小微、惠及百姓。
從概念走向實用
2024年底,上海標志性農產品馬陸葡萄迎來一次特殊“上市”。它并未登陸A股、港股或科創(chuàng)板,而是在上海數據交易所完成了一筆1000萬元的股權融資。這讓不少投資者感嘆“不愧是上海”。
此次融資的核心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水果產量或農場估值,而是名為“馬陸葡萄RWA”的數字資產。這意味著,投資者所購買的不僅是葡萄本身,更是覆蓋種植、管理、銷售全鏈條的產業(yè)權益。
今年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上海科技企業(yè)螞蟻數科發(fā)布了國內首個金融推理大模型。推理的風,終于在上海吹向了金融行業(yè)。
有了能推理的“大腦”,AI更能夠理解復雜語義、捕捉用戶潛在需求,真正“懂業(yè)務”。在銀行信貸場景中,該模型不僅能自動掃描并識別合同中的關鍵信息,還能修復模糊條款結構,精準標注如“抵押率上限70%”等核心內容,并通過語義分析判斷不同年份政策的適用邊界。
據悉,上海某銀行已將該AI模型應用于手機銀行系統,創(chuàng)新“對話即服務”模式,用戶通過自然對話即可獲取各類金融服務,推動銀行老年客戶滿意度顯著提升,月活用戶同比增長25%。AI進化成一個不知疲倦的“專家級助理”。
一邊是農產品,一邊是看不見的AI算法,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其背后共同指向一個趨勢:金融科技開始逐步融入日常生活。
金融科技,即利用新技術改進和優(yōu)化金融服務,使其更高效、便捷、普惠。當前,AI智能體已在銀行、保險等領域廣泛落地,區(qū)塊鏈等去中心化基礎設施持續(xù)完善,金融技術正從“概念”走向“實用”。
站在全球最前沿
馬陸葡萄背后的“資產通證化”實踐,以及大模型所代表的“AI+金融”探索,正是當前全球金融科技領域最具前沿性的創(chuàng)新方向。
在這一輪金融科技新浪潮中,中國和上海,站在了最前沿。《2024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顯示,在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前20名中,中國共有5個城市上榜,數量超過美國的4個。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fā)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上海緊隨紐約位列全球第二。上海金融科技產業(yè)聯盟發(fā)布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發(fā)展指數”中,上海則位列第三。
2025外灘大會開幕前夕,有一種觀點開始流行:以上海為代表的亞洲金融科技中心,已經開始真正崛起。
去年9月印發(fā)的《上海高質量推進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設行動方案》,用七大項31條政策措施的超預期力度,持續(xù)提升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發(fā)展的競爭力。
一年以來,憑借獨特的AI產業(yè)優(yōu)勢,上海金融機構在算力、語料、場景和中試基地等方面“多點開花”。目前,在滬銀行、基金、證券、信托等金融機構均已全面開展大模型應用。當下,上海已有9款金融領域垂直大模型完成備案,涵蓋量化、投研、投顧、投教、投資等場景。
區(qū)塊鏈技術憑借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與金融行業(yè)有天然的“親近性”,上海也是“一個都不能少”。
上海各大金融基礎設施、國有大型銀行分行、市屬金融機構均上線基于區(qū)塊鏈技術的業(yè)務場景。依托國家區(qū)塊鏈網絡(上海樞紐),上海持續(xù)推動金融領域區(qū)塊鏈應用場景的擴圍放量,參與機構數量穩(wěn)步增長,應用生態(tài)日益豐富。
業(yè)內普遍認為,上海在金融科技應用層面已位居全球前列,在研發(fā)投入、創(chuàng)新成果產出以及信息科技產業(yè)規(guī)模等方面均優(yōu)于倫敦,隨著城市營商環(huán)境持續(xù)優(yōu)化,金融科技發(fā)展?jié)摿φM入加速釋放期。
外灘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
產業(yè)端的爆發(fā),從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跡。上海能成為全球金融科技領域的旗手,靠的是五年以來持續(xù)的長坡厚雪、步步登高。
2020年,上海明確提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同一年,外灘大會在黃浦江邊拉開序幕。從此,新型支付、區(qū)塊鏈、Web3.0、AI智能體等前沿技術在此生根發(fā)芽,蓬勃生長。這不僅是政策的遠見,也是時代的機遇。
五年來,外灘大會已躍升為亞洲三大頂級金融科技盛會之一。今年,外灘大會更是與新加坡金融科技節(jié)、香港金融科技周首次同臺對話,實現歷史性“三會聚首”。
上海金融科技企業(yè)層出不窮的創(chuàng)新和不斷增長的實力,是這種外部吸引力和號召力的關鍵。
但上海追求的不止“高大上”,在外灘大會的展臺之間,記者也嗅到了“泥土”的氣息,那是來自最基層的真實回響。網商銀行曾在外灘大會上展示“大山雀”系統,依靠衛(wèi)星遙感系統,通過識別耕地面積、作物長勢,結合氣候與行業(yè)數據,為農戶精準授信。目前,“大山雀”服務181萬農戶,其中80%為征信白戶,近80%種植面積不足10畝,累計授信達1990億元。
站在新的起點回望,上海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崛起,正是由這些細微而堅實的改變積累而來。
回到2020年首屆外灘大會,上海一名4歲女孩在黃浦江邊問,長大后的世界是什么樣的?五年過去,外灘大會或許給出了階段性方向,這是一個葡萄能融資、農田能上鏈、小店用AI專家的世界。
這就是上海的答案,也是一個關于金融科技的答案。當科技變得強大,金融才能更有溫度。這場深刻變革,才剛開始。(解放日報 記者查睿)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8-28957-0.html2025外灘大會在上海開幕:讓金融科技融入日常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南上海迎來現實版“速度與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