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石倩
天氣涼了,點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麻辣燙,就像一份單人火鍋,暖胃暖身。但有消費者發現,部分麻辣燙店鋪不再將葷素分開計價,而是采用葷素同價模式。這番操作引發了部分消費者吐槽,稍微不注意就夾了三四十元。11月7日,極目新聞記者走訪武漢市場發現,采用葷素同價模式的多為麻辣燙品牌連鎖店,一些小店鋪仍然采用葷素分開計價。有分析人士指出,葷素同價,商家結賬時操作更便捷,并且素菜和葷菜一起計價,賣價更高,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銷售額。
某品牌連鎖麻辣燙店外,掛出了葷素同價的廣告牌
葷素同價模式多為品牌店
11月7日中午,在武漢市武昌區糧道街上,一家麻辣燙店鋪外擺放了六七張餐桌,每張餐桌上都坐著正在就餐的食客。店鋪內的貨架上擺放著各式蔬菜、肉類和主食。貨架上貼著價格單:葷菜11.8元一份,素菜3.8元一份。菜品都用盤子定量分裝好,結賬時并不是稱重模式。
“這家店來過幾次了,拿兩樣葷菜、三四樣素菜加一份主食,差不多就是40元左右。”正在就餐的方女士表示,團購平臺上顯示該店人均消費為45元,由于葷菜定價較高,所以即使是分開計價,總價依然不低。
這條街上的另一家麻辣燙店,也沒有采用稱重模式,該店把每種菜都用橡皮筋捆成一小份,菜品的單價都印刷在菜單上。極目新聞記者在菜單上看到,素菜多為兩元一份,葷菜4元至10元不等。記者取了三四種蔬菜、鵪鶉蛋和牛肉,再外加一份主食,結賬時顯示需要28.5元。
在位于武昌區曇華林的一家品牌連鎖麻辣燙店,門口擺放的廣告牌顯示:葷素同價、米飯免費。該店在團購平臺上的單人套餐為32.9元,有網友評價稱,一般自己自由選菜也需要花費30元左右。在該店的外賣菜單上,不再采用葷素同價模式,而是將每份菜品定量50克,每種菜都有設定好的價格,比如娃娃菜和菠菜等素菜為3.98元一份,麻辣肉片、巴沙魚等葷菜為5.98元一份。在外賣平臺上,該店的月訂單超過1000筆,外賣評價也比堂食評價更多,有近500個點評。
分開計價方式相對更合理
麻辣燙店葷素同價合理嗎?消費者是否因此要掏更多錢?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一些品牌連鎖麻辣燙店鋪采用葷素同價的稱重模式,原因之一是為了簡化操作,方便快速核算。此外,這種計價方式可以鼓勵消費者嘗試更多的食材組合和口味,相當于消費升級,從而進一步增加銷售額。
柏文喜認為,一些小店鋪葷素分開計價的方式更為合理。葷菜和素菜分開計價,考慮到了每種食材不同的性質和價值,可以更精確地反映食材的成本和市場需求。
有業內經營者指出,不壓秤的素菜和壓秤的葷菜一起計價,進一步提高了賣價,這種經營方式有利于商家利益最大化。此外,商家在采購和庫存管理方面也可以降低成本,因為葷菜和素菜可以互相替代,就省去了部分人工和原材料成本。而分開計價,需要單獨管理葷菜和素菜的采購和庫存,這種方式可能導致成本增加。葷素分開計價,如果定價偏低,甚至可能導致銷售額降低。
柏文喜認為,未來小型麻辣燙店鋪可能會借鑒品牌連鎖店的經營模式。從操作性和銷售額來說,這種計價模式或許對商家更有利。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8-2776-0.html麻辣燙葷素同價合理嗎?專家稱消費者或將掏上更多錢真相究竟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