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侃琦|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繆曉琴
新一代人工智能為新質生產力發展點燃了新引擎。上海如何勇做“先鋒”,打好“頭陣”?10月12日,“模速空間”周年發展愿景發布暨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先導區揭牌儀式在徐匯西岸舉辦。活動現場發布了12項市區協同支持措施,以及上海首批22個垂類應用示范場景,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在徐匯區和上海率先應用。
先導區揭牌現場。
近年來,“大模型”技術快速發展,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紅利。為加快建設國際科創中心,上海在關鍵處落子,高起點打造一座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育新苗圃”。去年9月,徐匯區作為上海市首個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推出全國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模速空間。
光陰似箭,一周年雖不長,但沿著高階進化路徑不斷探索的成果頗豐。“模速空間”設立專業化團隊推進“專班式”“保姆式”服務,常態協調解決企業發展裉節,已吸引近百家大模型初創企業入駐,帶動全區200余家大模型企業加速集聚,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生態。
徐匯區以“模速空間”為核心,聯動全區資源,推出超6萬方孵化空間,沿龍臺路沿線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科創街區,撬動160萬方載體產業升級,做優科產城融合,為前沿科技人才提供更多高品質的“第三空間”。
由產業生態集聚區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先導區”跳躍,“模速空間”要加速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更多科創產業“核爆點”。活動現場發布的《關于支持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先導區的若干措施》,提出包括支持技術研發創新、支持算力要素供給、支持語料要素聚集、支持垂類大模型研發、支持模型合規發展、支持創新空間供給、支持應用場景拓展等12項措施。
政策發布現場。
“比特”如梭,一周年非常忙,徐匯區發布上海首個大模型專項政策,各項政策累計惠及企業百余家次;推出升級版《徐匯區關于支持大模型科創街區建設的若干意見》,攜手市國資委推出“人工智能+”垂類模型落地應用大禮包,從算力、模型、語料、應用、生態等全方位給大模型企業發放真材實料“服務包”。
企業心無旁騖,便鼓足了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書生通用、商湯“日日新”等四大基礎模型在“模速空間”持續壯大;稀宇科技、階躍星辰入選大模型“六虎”;上海創智學院、中國電信人工智能研究院、阿里魔搭社區、第四范式華東總部等高能級項目今年也欣然入駐。徐匯全區共有23個大模型通過國家網信辦備案,占到上海全市近6成。
活動現場,上海國投公司與徐匯區共同為上海人工智能生態基金揭牌,并與稀宇科技、階躍星辰、無問芯穹、庫帕思、基流科技、凌川玉衡、中科加禾、秘塔網絡、萬能小in、億可能源10家企業代表共同啟動戰略合作。邊塞科技、派生萬物、深思考等三十余家擬入駐三期企業,參加了模速空間入駐儀式。
基金戰略合作現場。
未來,徐匯區將繼續堅持立足上海、對標國際,支持模速空間全面加強空間載體、孵育服務、早期投資、資源鏈接等方面能力保障,打造生態社區2.0,引爆科技創新“核爆點”,加快建成全國人工智能高地。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8-15654-0.html上海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先導區在徐匯“模速空間”揭牌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