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據臺媒經濟日報消息,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9月6日在SEMICON Taiwan 2023論壇演講,并短暫接受媒體采訪。他提到,AI芯片短缺是因為CoWoS封裝工藝短缺,但預計一年半后可以趕上,因此他認為AI芯片短缺是短期現象。
劉德音表示,臺積電在CoWoS技術已經耕耘15年了但預計一年半后產能可以趕上客戶需求。目前AI芯片短缺,是由于CoWoS需求增加,達到了臺積電產能的三倍。
在被問及是否擔心德國投資建廠會面臨與美國同樣的人才短缺問題,劉德音表示“沒有這樣的疑慮”,并進一步強調即使是在美國,也沒有人力短缺的問題,不管在哪里都不擔心。
集微網消息,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9月6日表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持續面對通脹、經濟前景不樂觀等因素,加上智能手機產品發展趨于成熟,消費者不斷延長換機的周期,市場的成長動能疲軟。因此,機構預計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CIS(圖像傳感器)出貨量約為43億個,年減3.2%。
機構表示,蘋果iPhone 15與iPhone 15 Plus兩款機種,其所使用的圖像傳感器將會采用索尼的雙層(Photodiode + Pixel)晶體管像素架構(2-Layer Transistor Pixel),擴大成像的動態范圍,至于高端的iPhone 15 Pro系列則會搭載由索尼提供的 LiDAR 光學雷達掃描儀,進一步增加夜間拍攝能力,而其中最旗艦的iPhone 15 Pro Max會搭載潛望式的鏡頭模組(Periscope Module),提升相機光學變焦的性能。
早年間智能手機CMOS尺寸多為1/2.5英寸規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手機采用接近1英寸的大底CMOS感光元件,這樣能夠接收更多的光線,提高拍照畫質。然而為避免智能手機變得厚重,在智能手機上搭載較大的CIS意味著需要為整個相機模組預留更大的內部空間,即需減少其他組件(如電池模組)的尺寸與占用空間,否則鏡頭模組可能會太大而凸起,甚至讓手機變得太過笨重,因此在設計CIS時,供應商必須在像素單位的“大小”和“數量”上取得平衡。
機構認為,智能手機CIS的像素數量和大小并不會持續增加,主要是因為一般使用者對于108MP和200MP像素的感受度并沒有太大差異。
因此,預計未來智能手機影像方面的升級方向,將聚焦CIS結構設計優化,通過改進感光元件的結構和材料,進一步提升感光元件的性能,以及優化和升級影像處理算法,透過AI算法突破硬件限制,進一步提升圖像的清晰度、動態范圍,并減少噪點,提高成像質量。
更多新聞請點擊進入愛集微小程序閱讀
球分享
球點贊
球在看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8334-0.html【趕上】臺積電劉德音:AI芯片短缺一年半趕上;蘇姿豐:AMD將是臺積電亞利桑那廠早期客戶;NAND價格反彈?群聯:漲幅達35%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IPO價值觀】估值達175億元!福建德爾含氟電子特氣業務規模低于同行;上市大漲128%,PCB廠商威爾高登陸創業板
下一篇: 芯片行業,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