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加強出口管制的背景下,日本公司積極尋找新的電動汽車材料供應渠道。特別是在中國決定要求石墨出口許可后,日本企業紛紛擴大其關鍵電池和半導體材料的來源。
從12月1日起,中國對石墨出口實施許可要求,這對于制造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的負極至關重要。盡管這并非禁令,但可能導致中國石墨出口減少。
日本三菱化學集團表示,考慮到80%以上天然石墨來自中國,公司正在考慮加強在山東的電極材料生產,并探索與澳大利亞、莫桑比克和挪威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以實現供應多元化。日產汽車公司也表示將考慮從其他地區采購石墨和其他電動汽車材料。
松下控股旗下的電池子公司松下能源正與加拿大石墨公司聯合研究大規模生產電極材料,符合今年9月中日兩國簽署的加強電池供應鏈協議。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全球2022年石墨產量達到130萬噸,同比增長15%,中國占70%。名古屋大學客座教授佐藤登表示,企業需要在承擔不可避免的采購成本的同時保持競爭優勢。
除了石墨,中國還加強了對鎵和鍺等用于制造電子元件和半導體的稀有金屬的出口限制,導致出口大幅下降。此外,中國對稀土實施更嚴格的控制,日本制造商正在積極尋找來自南美洲等地的替代材料。
為確保關鍵材料的穩定供應,中日兩國確認建立新的雙邊出口管制對話,并定期磋商出口限制問題。日本經濟產業省還在尋求2600億日元的資金來支持日本蓄電池制造,其中一部分可能用于投資在日本生產人造石墨的公司。這一系列努力旨在確保日本企業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持續競爭力。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35138-0.html國內出口管制,日企力尋電動汽車材料供應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臺灣低軌衛星產業迎發展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