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0 日消息,哈爾濱工程大學今天發布訃告,稱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士莪(IT酷哥備注讀音:é)因病醫治無效,于 2024 年 3 月 19 日 22 時 58 分在哈爾濱逝世,享年 93 歲。
IT酷哥注:楊士莪是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水聲工程學科奠基人、水聲科技事業開拓者之一、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院士。
楊士莪院士,河南南陽人,1931 年 8 月 9 日出生于天津市。1950 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正在清華大學物理系讀書的楊士莪感受到國家的需要,毅然選擇肄業報名參軍,來到大連第一海軍學校任教,帶著滿腔熱血投身于人民海軍建設事業。
1952 年,中國第一所綜合性高等軍事技術院校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開始籌建,楊士莪又奉調來到哈爾濱,扎根在這片黑土地上。
新中國成立初期,水聲學科在國內屬于空白。1956 年,楊士莪接到通知,學校要派他去蘇聯學習國家急需的水聲學,楊士莪從教授天文改行研究水聲專業,一頭扎進了這個陌生領域。
1957 年在蘇聯學習期間,楊士莪發現有兩個關鍵技術實驗室對他這樣的外國人是緊緊關閉的。“真正尖端的東西,你想從國外學,想從國外買,是做不到的。只能自己干,這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骨氣。”刻骨銘心的感受讓楊士莪立志在水聲科學領域攻關:一定要讓中國的“耳朵”聽懂大海的聲音。
“水聲科學是涉及面非常廣的專業領域,如果只是辦聲納專業,難以獲得更好的發展。不立這個標桿,不向這個方向努力,我們就永遠達不到更高水平。”1960 年,楊士莪回國后,立即著手拓寬專業領域,創建了我國第一個理工結合、為國家戰略服務的綜合性水聲工程專業,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他還編著了國際上最早集中論述水下噪聲機理的著作《水下噪聲學》,出版了國內最早的聲學理論著作《聲學原理》,講授并指導編寫了《水聲傳播原理》《統計傳播》《水聲學》等一系列課程和教材。
1970 年至 1980 年,楊士莪作為水聲測量系統的負責人,領導完成洲際導彈“落點水聲測量系統”的研制工作,為國家海洋工程技術相關領域發展提供了經驗,作出了重要貢獻。21 世紀,“蛟龍號”、“科學號”所用的國產高精度超短基線定位系統,追根溯源都可上溯到這一項目的研制。
1994 年 4 月,懸掛著五星紅旗、承載近百名科研人員的兩艘水聲科學考察船駛入中國南海。作為考察隊隊長和首席科學家的楊士莪十分激動,這是中國首次具有戰略意義的水聲科學綜合考察,也是第一次由我國科學家獨立指揮和實施的大型深海水聲考察,堪稱中國水聲界從淺海邁向深海的第一步。
1995 年,楊士莪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士莪院士扎根水聲學科教育近 70 年,創建了中國首個理工結合、覆蓋全面的水聲工程專業,潛心培育了中國首批水聲專業骨干和青年教師隊伍,打造了水聲工程領域拔尖創新人才最重要的培養基地,推動中國水聲學科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常規到精專發展,開創了中國水聲教育的新格局。
楊士莪院士長期致力于水聲信道與聲納系統環境、水聲目標探測與定位、水聲發射與接收技術等領域研究,開創了我國深海水聲定位方法和技術,成功研制一系列國際先進的水聲系統,實現國家海洋裝備技術的重大原始創新。作為首席科學家,他組織我國首次南海大型深海水聲考察,在規劃、指導、促進我國水聲事業發展中發揮核心作用,為海洋強國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楊士莪院士兩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曾入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獲“終身奉獻海洋”獎章,獲評“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6-78007-0.html我國水聲工程學科奠基人楊士莪院士逝世,享年 93 歲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