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線連接領域,速度一直是最受關注的特性。Wi-Fi 7 將性能推向了新高度,帶來了卓越的吞吐量與低時延表現。然而,隨著 AI 深度融入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各類系統,也隨著自動化、協作等場景對實時響應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用戶與設備在移動場景中對無縫連接的需求日益增強,人們對無線連接的期望正在發生改變。
Wi-Fi 8 標志著一次根本性的轉變 —— 不再僅追求峰值速率,而是優先保障在復雜的現實環境下提供可靠的性能表現。其設計目標是在高擁塞、易受干擾且移動性強的環境中,也能提供穩定、低時延且近乎無損的連接體驗。
在逾二十年的無線技術創新基礎上,Wi-Fi 8 在前代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與功能擴展,以滿足關鍵任務型應用、AI 驅動系統以及動態應用場景的需求。它旨在讓 Wi-Fi 的可靠性與響應能力前所未有地接近有線網絡基礎設施的水平。
邁向更高性能的 Wi-Fi:了解 IEEE802.11bn 標準
Wi-Fi 標準由一個全球工程師與技術專家組成的團隊共同制定,他們在 IEEE 802.11 標準組織框架內開展合作。包括高通技術公司在內的多家領先科技企業,正在積極參與下一代 Wi-Fi—— 即 Wi-Fi 8 的標準制定工作。該項目由 IEEE802.11bn 工作組在“超高可靠性”(UHR)框架下牽頭開展。
UHR 展現了一個大膽的愿景:將 Wi-Fi 性能推向新的高度。指導標準制定的 IEEE 范圍文件明確闡述了目標:讓無線連接更快速、更具響應能力、更穩健。
按照當前的標準,Wi-Fi 的性能指標堪稱出色:可實現多千兆比特的吞吐量、低于 10 毫秒的時延,以及不足 0.1% 的丟包率。盡管如此,Wi-Fi 8 的目標是更進一步,不僅要超越 Wi-Fi 7,更要在最具挑戰性的場景中,實現可量化的性能躍升。根據 IEEE 范圍文件,Wi-Fi 8 將帶來:
在復雜信號環境下吞吐量提升至少 25%。
延遲分布第 95 百分位處的延遲降低 25%。
丟包數量減少 25%,尤其是在接入點之間漫游時。
這些增強功能旨在支持獨立與重疊的網絡部署,重點面向存在擁塞、干擾、用戶移動性和邊緣覆蓋等特征的環境。該標準還引入了在能效、對等通信與移動性方面的優化,這些對于新興應用而言都至關重要。
在后續博客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 802.11bn 標準化過程中涉及的底層技術和特性。在這里,我們將先介紹其中的一些關鍵概念。
為什么選擇 Wi-Fi 8:對超高可靠性的需求
展望 2028 年及未來,Wi-Fi 網絡將需要支持新型設備、更高的設備移動性以及關鍵業務型應用。Wi-Fi 8 正是為應對這一挑戰而設計,能夠在各種環境中提供增強的性能和可靠性。這個下一代技術將在企業場景中助力實現智能化、移動化的辦公空間,在聯網家庭中支持沉浸式和必不可少的應用,并在公共場所中實現無縫的高密度連接。同樣重要的是,Wi-Fi 8 還旨在支持多項變革性趨勢,比如對等終端通信的普及,以及 AI 驅動的服務、應用和終端的興起。
變革性趨勢:Wi-Fi 8 作為基礎連接底座
在當今已知的連接需求之外,有兩大趨勢將顯著提升本地 Wi-Fi 網絡在密度和動態性方面的要求。
個人終端生態的蓬勃發展:AR 眼鏡、健康監測設備和下一代可穿戴設備,正在加速對高吞吐量、低時延的點對點連接的需求。這些終端通常將計算密集型任務分流至配套終端上,因此需要無縫、短距離的無線性能支持。
AI 驅動系統的興起:無論是可穿戴設備、嵌入式設備,還是 AI 驅動的自主系統,都需要可靠、低時延的連接,以便訪問邊緣側或云端 AI 進行實時推理。這些智能系統正日益成為人們與周圍世界交互的核心。
Wi-Fi 8 正在被定義為賦能生態系統蓬勃發展的基礎連接底座。
推動 Wi-Fi 實際部署:802.11bn 帶來的新功能
要將這一愿景變為現實,關鍵在于 802.11bn 標準化過程中引入的新功能,它們從五個對實際部署至關重要的關鍵維度上提升了 Wi-Fi 性能。
無縫漫游:802.11bn 通過“單移動域”的概念,為移動性帶來了一種變革性的方式,實現跨多個接入點的無縫漫游。這使得設備能夠在移動過程中保持連續、低時延的連接,提供“連接一次,始終連接”的體驗,避免傳統切換方式造成的中斷或丟包。
邊緣覆蓋可靠性:802.11bn 標準的另一項重要創新是聚焦于提升邊緣性能,即在非理想信號條件下,Wi-Fi 網絡仍能為客戶端設備保持可靠、高質量的連接。這對于處在接入點覆蓋的外部邊緣,或因距離、干擾或功率限制導致信號衰減的客戶端設備尤為重要。該標準通過一系列物理層增強,協同提升邊緣側的網絡性能,以應對上述挑戰。
密集部署下的更智能的協調:在企業園區、公寓樓以及公共場所等高密集環境中,Wi-Fi 網絡可能面臨信號重疊和空口資源爭用等挑戰。這些情況可能導致時延激增、吞吐量下降和整體用戶體驗惡化。Wi-Fi 8 通過其最重要的創新之一“多接入點協調”來解決這一問題。通過支持接入點協同運轉而非獨立運行,Wi-Fi 8 以一種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式來訪問無線介質,并在接入點之間共享資源,從而提供一致的用戶體驗。
優化的設備內共存性:現代終端越來越多地集成多種無線電通信模塊(Wi-Fi、藍牙、UWB),帶來了新的共存性挑戰,例如當共享的天線被用于另一種技術時,可能導致某項技術的通信中斷。Wi-Fi 8 引入了優化的設備內共存機制,以確保當多個無線電模塊共享天線或頻譜時,設備能夠更加順暢的運行,并能夠妥善地處理因天線被其他技術占用而產生的暫時性通信中斷。
更智能的能耗管理:隨著 Wi-Fi 在日常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能效對于延長客戶端設備和移動接入點的電池壽命,以及降低固定接入點和家庭網關的能耗至關重要。Wi-Fi 8 引入了新的特性,使無線連接在不犧牲響應速度的前提下,實現更智能的能耗感知。
Wi-Fi 8 將帶來最大影響的領域
Wi-Fi 8 有望為最需要高性能無線連接的環境帶來變革。
企業連接 —— 賦能智能化、移動化的工作空間:從智能工廠、醫院到物流樞紐和企業園區,企業環境正邁入一個移動化、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新時代。Wi-Fi 8 旨在提供媲美有線基礎設施的可靠性和性能,通過創新讓協作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系統、無人機和自動導引運輸車(AGV)等新型的業務關鍵型用例,即使在移動過程中也能夠不間斷地運行。這標志著一個根本性的轉變。Wi-Fi 不再只是一個提升便利性的附加網絡層,而是成為賦能實時決策、自主操作和大規模 AI 驅動工作流的核心基礎設施。
家庭連接 —— 驅動沉浸式和關鍵級家庭應用:聯網家居正演變成一個沉浸式、愈發不可或缺的服務平臺。從預測性自動化到實時健康監測,這些服務越來越依賴于 AI 來實現情境感知、預測和快速響應,從而對住宅無線網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Wi-Fi 8 將能夠持續穩定地提供上述體驗,即使在多住戶單元(MDU)等高密度環境下也可實現。通常這類場景中,性能會因干擾和擁塞而受限。
公共場所 —— 在高密度環境下實現無縫移動連接:機場、體育館和交通樞紐等場所正在演變為超連接環境。用戶期望在移動過程中也能不間斷地訪問各種服務,包括實時視頻分享、增強現實(AR)導航、實時翻譯和沉浸式游客體驗。這些場所日益依賴無線基礎設施來支持關鍵級安全系統、視頻監控、傳感器網絡、應急通信以及對人員和資產實時跟蹤。Wi-Fi 8 將在實現無縫移動連接和穩定性能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使用戶能夠在廣闊空間的移動過程中保持持續連接,并確保關鍵操作即使在高峰使用時段也能順暢運行。
未來發展之路
802.11bn 標準的制定是 802.11 工作組內的一項協作性工作,參與貢獻方的數量空前。目前,該標準正穩步推進,已在相當大部分新標準內容上達成高度共識,其他內容仍在討論之中。接下來,802.11bn 工作組將持續完善并最終確定未來 Wi-Fi 8 代際標準的堅實、高質量基礎 —— 預計在未來十年內,這一代 Wi-Fi 將再次被應用于數十億終端設備。
隨著標準持續演進,高通技術公司繼續站在行業前沿,推動技術創新、參與標準規范制定,并提供能夠將愿景變為現實的技術。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6-175555-0.html高通發布技術博客,探索 Wi-Fi 8 背后的關鍵創新及其意義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