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9 日消息,近年來,各地涌現出一大批海外歸國的頂尖科學家,例如本周有人發現北京大學官網顯示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員王江濤已回國并擔任北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官方資料顯示,王江濤曾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就讀,曾獲得清華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一等獎、清華大學研究生優秀畢業生等榮譽,并在 2024 年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
他于 2009 年開始學術生涯,2018 年獲得博士學位后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進行了五年的博士后研究和兩年的研究科學家工作。
王江濤長期從事低維碳材料的可控生長研究,取得了多項重要研究成果。《南華早報》報道稱,王江濤在半導體碳納米管垂直陣列方面取得了突破,并成功研發出具有精確可調孔徑分布的納米多孔單層石墨烯膜。
Google Scholar 數據顯示,他已在國際頂刊發表 27 篇論文,包括一篇《自然》、一篇《自然-催化》、三篇《美國化學會志》、兩篇《納米快報》等,論文被引用超 2000 次,同時他還在中美兩國持有 57 項專利技術(中國 32 項,美國 25 項)。
除此之外,四川大學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網頁顯示,曾在美國能源部頂尖實驗室供職的資深科學家伊守亮也已離開美國回國,并于今年 3 月開始擔任四川大學海納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領導一個綠色碳分離技術創新團隊。
公開資料顯示,伊守亮曾在美國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NETL)擔任首席科學家和項目負責人。四川大學官網顯示為四川大學海納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天府永興實驗室高端引進人才,四川大學綠色低碳分離技術與 CCUS 創新團隊負責人,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項目入選者,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伊守亮在碳捕集轉化、高性能分離膜、新型多孔吸附材料、超高選擇性膜法天然氣脫硫脫碳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科研成果。IT酷哥注意到,他還在各大頂刊和會議上發表了 100 多篇同行評審學術論文,擔任多個國際著名期刊副主編,以及多家國際期刊顧問 / 編輯委員會委員;在膜材料和分離科學領域擁有 12 項專利(美國、中國和 PCT 專利),并獲得諸多獎項。
相關閱讀:
《美政府全面削減經費:〈自然〉調查顯示約 75% 科學家想逃離美國》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6-145673-0.html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科學家王江濤歸國,將在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任教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