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桌子比較小, 所以我裝了一臺 ITX 主機。它雖然很節省空間, 但有個問題卻讓我頭疼不已: 只要一玩游戲, 機子內的風扇轉速就瞬間拉滿, 發出的噪音跟直升機起飛時差不多。這幾天實在忍受不了, 于是趁著有空選了一個 MATX 機箱重新組裝了一臺主機。
作為一個二次元宅男, 對于機箱的顏值還是比較看重的, 在網上看了不少的機箱, 最后選中了碩一星際 U620 這款機箱, 顏值比較符合我的審美, 曲面巨幕側板可以很好地展示主機內部, 最重要的是白色款日常價 169 元, 用上滿減劵和淘金幣能做到 134.55 元, 價格非常劃算, 于是立馬出手拿下。
外觀及顏值
碩一星際 U620, 走的是簡約風格, 采用整機四面曲面折彎設計, 從各個角度看都顯得和諧統一, 顏值還是很能打的。它使用上下分倉設計, 整體尺寸為 355*210*446mm, 獨立電源倉位置在機身下部; 相比于左右分區的海景房機箱, 它機身寬度小, 桌面占用面積也更少。它上倉的前面板與側面板使用亞克力 + 玻璃材質, 能夠讓內部配件的造型、燈效充分地呈現出來, 頗具視覺表現力。
碩一星際 U620 的背面為主板風扇位和電源倉做了開孔設計, 加強了散熱效率。
常規海景房機箱的 I/O 接口多為頂置, 放桌面易積灰, 插拔設備還得頻繁起身。碩一星際 U620 則把 I/O 接口設在電源倉側面, 防塵效果更佳, 使用起來也更順手。它的前置 I/O 接口有 1 個 3.5mm 音頻口、1 個 USB 3.0 口和 2 個 USB 2.0 口, 能滿足日常數據傳輸和設備連接需求。值得一提的是, 電源倉側面僅為 I/O 接口開孔, 正面只有碩一 LOGO, 設計簡潔, 契合了整體的設計語言。
碩一星際 U620 頂部全開了孔, 并加裝了磁吸防塵網。要知道熱空氣會上升, 頂部開孔面積越大, 單位時間內熱空氣流出就越多, 因此全開孔設計可以提升空氣的流通率, 更好地讓機箱的熱量排出。
碩一星際 U620 的后窗采用的是大小孔設計, 在保障結構強度的前提下, 提高了空氣流通率, 進而提升機箱的散熱效率。
往下看, 碩一星際 U620 提供了 4 個 PCIe 槽位, 但安裝空間是留足了 5 個槽位的, 即使是安裝多個 PCIe 設備, 也不會影響散熱風扇的安裝。
碩一星際 U620 的機箱底部與后窗一樣, 也采用了大小孔設計。
碩一星際 U620 使用的是 0.7mm 厚的 SPCC 板材, 結構強度還是不錯的, 底部還加裝了用于防滑防刮的 EVA 材質的腳墊, 整機很穩定, 搖了一下紋絲不動, 穩如泰山, 可以防止共振對電腦配件的損傷。
碩一星際 U620 的側板和背板都是用快拆榫卯插扣的方式進行安裝固定, 這樣設計一是拆裝方便, 二是不會在側面突出兩個螺絲, 整體性強, 契合機箱整體簡約的風格。
兼容性
碩一星際 U620 支持 ITX 和全尺寸 MATX 主板的安裝, 當安裝 ITX 或者寬度低于 213mm 的緊湊型 MATX 主板時, 主板右側可以安裝兩個 12cm 的風扇。而安裝全尺寸 MATX 主板時, 需安裝標配的主板連接條, 該連接條會占用風扇安裝的部分位置。不過這沒什么影響, 我用這個位置做了二次元主題設計。
碩一星際 U620 支持安裝 340mm 的顯卡, 這里安裝 322mm 的 7800XT 很輕松, 裝機時建議先安裝顯卡, 再安裝 CPU 散熱器。由于它的主板支架在 CPU 位置設有開孔, 因此先安裝顯卡, 再安裝 CPU 散熱器也會很輕松。
碩一星際 U620 支持 ATX 電源, 對于電源的長度并沒有限制, 市售的 ATX 電源都可以安裝。
碩一星際 U620 的硬盤安裝示意圖如下, 電源倉可以安裝 2 個 HDD 加 2 個 SSD, 也可以直接裝 4 個 SSD, 主板支架背面可以安裝 5 個 SSD, 整體來說對于空間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
散熱效率
碩一星際 U620 既能裝 160mm 的風冷散熱器, 也支持安裝 240/280 水冷, 這樣的散熱規格可以嘗試上一下高端平臺。
碩一星際 U620 總共支持 7 把風扇的安裝 (安裝全尺寸 MATX 主板之后, 總共支持 5 把風扇), 頂部可安裝兩個 12cm 或者 14cm 的風扇, 后窗則可安裝 1 個 12cm 的風扇, 這兩處風扇用于出風; 主板支架與電源倉頂部可安裝 4 個 12cm 的風扇, 這兩處風扇用于進風, 兩進兩出的風道設計可以迅速將熱量排出機箱, 拒絕積熱, 從而讓主機持續穩定運行。這里為了將噪音減到極致, 只裝了 3 個出風風扇。
值得一提的是碩一星際 U620 的電源倉上蓋也是采用大小孔設計, 風扇螺絲口做了墊高設計, 這樣可以防止風扇刮花電源倉頂蓋。
走線設計
碩一星際 U620 有充裕的走線空間, 并且針對不同的線材都做了設計,CPU 供電線、主板供電線、顯卡供電線、機箱跳線等均有相應的走線孔位, 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線材展露的長度, 讓主機看起來更加整潔。
整機展示
整機配置如下圖,7700+7800XT, 搭配了雙 16G 的內存。至于硬盤方面, 只裝了兩個 NVMe 固態硬盤, 之前裝在電源倉的 HDD 是從 Nas 拔出來的, 僅用于安裝示意。
上一波裝完之后的成品展示圖。
散熱及性能測試
先來做 CPU 和 GPU 的雙烤測試, 烤機 30 分鐘之后, 開啟 PBO 的 7700 最高功率跑到了 150W, 頻率穩定在 4.8GHz, 溫度穩定在 95℃, 這時 7800XT 的溫度也穩定在了 59℃, 可以看出碩一星際 U620 的風道設計還是頗為優秀的。雖然我只裝了 3 個風扇, 但它還是可以很好地將 CPU 和 GPU 產生的熱量迅速排出。
再跑一下 PCMark, 最后得分 6616。按照官方的分數解析, 對于典型辦公室工作和輕媒體內容建議達到 4500, 這個得分遠遠超過了標準, 可以輕松完成辦公和媒體編輯的需求。
最后再測一下游戲, 以下的游戲測試分辨率都設置為 2560*1440。第一個是我最愛的《原神》, 畫質設置為預設最高檔, 解鎖幀率限制之后, 平均幀達到了 362 幀, 流暢度是毫無問題的。
第二個是《CS2》, 畫質調為預設非常高檔, 平均幀 201.6 幀, 最低幀 126.4 幀, 作為一款 FPS 游戲, 這樣的幀率表現已經可以說是非常絲滑了。
第三個是《絕地求生: 大逃殺》, 畫質調為預設超高檔, 平均幀 183 幀,1% low 幀 138 幀,0.1% low 幀也有 133 幀, 可以說非常絲滑, 全程流暢。
第四個是今年最火爆的《黑神話: 悟空》, 畫質設置為超高檔, 超采樣清晰度 75, 基準測試跑出平均幀 85 幀, 最低幀 71 幀的成績, 對于 60 幀已經可以流暢運行的 3A 大作來說, 這樣的成績已經足夠流暢了。
總結
碩一星際 U620 優秀的散熱效率極為出色, 機箱風扇只需維持低轉速, 便能充分滿足主機的散熱需求, 終于讓我擺脫了此前 ITX 平臺的噪音。此外, 當初入 ITX 平臺是為了放在桌面上好看, 這次裝機也考慮到了這個, 它自身的顏值不低, 加之我裝了一個燈板, 更好地發揮了曲面巨幕側板的超寬視野特點, 用它組裝的主機已經不僅僅是一臺主機了, 還是一件高顏值的桌面擺件。近期想要裝機的, 不妨考慮一下碩一星際 U620。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6-128862-0.html四曲面親民海景房,碩一星際 U620 打造二次元主機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